• <pre id="tqfhi"><label id="tqfhi"></label></pre>

  • <acronym id="tqfhi"><label id="tqfhi"><xmp id="tqfhi"></xmp></label></acronym>
    <track id="tqfhi"><ruby id="tqfhi"><menu id="tqfhi"></menu></ruby></track>

    黨建強堡壘 脫貧奔小康玉皇村黨建工作掠影——玉皇村黨建工作掠影

    2019-05-10 09:18:48 作者:李中賀 來源:鄧州網
    分享到:

      孟樓鎮玉皇村在脫貧攻堅戰工作中,緊緊圍繞“以扶貧抓黨建,以黨建促脫貧”的總體思路,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進模范作用,引導廣大黨員干部集中精力,高質量、高標準落實精準扶貧工作。

      玉皇村共443戶1868人,轄4個自然村,6個村民小組,全村共有黨員52人,村民代表47人,黨小組6個,村兩委成員5人,全村耕地面積3775畝。

      加強黨建 促班子能力提升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玉皇村堅持把班子建設作為工作的重中之重。“我們一方面加大村級后備干部培養力度,把素質好、發展前景好、精神狀態好的優秀黨員、復員退伍軍人、致富能手納入村級班子建設的后備人選,另一方面從打工成功的回鄉人士中,挑選有致富經驗的年輕人充實班子。”村支部書記蔣從杰告訴記者。

      班子向心力凝聚了,黨員干部與群眾的關系也就融洽了。玉皇村大力支持黨員發展產業,充分發揮黨員的示范帶動作用,圍繞脫貧攻堅,把發展經濟作為加強基層黨建和打贏脫貧攻堅的重要措施。將黨在農村的政治優勢和專業合作社的經濟優勢有機結合起來,產業興,經濟活,百姓富,玉皇村黨支部連續多年被評為“星級支部”。

      抓好黨建 助力脫貧攻堅

      玉皇村共有3戶貧困戶,脫貧攻堅以來,村構建“5+17+N”責任體系。“5”,即脫貧攻堅5個人,包括責任組長、包村干部、第一書記、支部書記、工作隊員;“17”即17個行業扶貧部門;“N”即社會幫扶、“百企幫百村”等一系列扶貧力量。同時,建好三支隊伍,即駐村工作隊(含駐村第一書記)、村級脫貧責任組和貧困戶幫扶責任人,在村支兩委干部的共同努力下通過扶貧與扶智、扶志相結合,鼓勵爭創先進,使3戶貧困戶全部于2017年順利脫貧。

      今年72歲的村民張建訓因身體原因沒有勞動能力,妻子又身患疾病,孩子在上學,全家無經濟來源。自2015年被認定為貧困戶后,他家享受到相關扶貧政策,生活有了保障,妻子的病幾乎免費治療,孩子張有德在2016年底順利完成學業,隨親友到南方打工。

      “感謝黨的好政策,感謝村干部對我家的關懷。村委委員張有利,長期以來,只要有時間,就來我家,噓寒問暖,買面送菜,打掃衛生,改建廁所,使孩子沒有后顧之憂,專心完成學業,現在在南方打工,每月收入幾千元,我們的日子好多了。”張建訓回憶往事,聲音有些顫抖。

      立足黨建 產業帶動發展

      近年來,玉皇村黨支部積極發展特色產業,引領村民流轉土地、鼓勵個體企業發展,增強貧困戶脫貧動力,提升社會效益,使農民增收致富。

      村后備干部張國旗于2014年建成“國旗養殖場”,存欄生豬從500多頭發展到1000多頭。經過幾年的升級改造,養豬場已達到環保標準,帶領鄉親們脫貧致富,是張國旗的心愿。于是他通過參加市內外的各級培訓和聘請專家現場指導,不斷學習新型養豬技術,從監測到管理,每一個環節都可以節約成本,提高效率。

      “用科學方法養豬,并不是花架子。”張國旗說,“現在只需要5至6個人,就可以管理養殖場,這在過去是不敢想的事。”

      張國旗掌握的養殖技術都毫無保留的傳授給村民。“大家想通過養豬致富,只要來我這里學習,絕對盡我所學,盡我所知地幫助。”

      在玉皇村黨支部的積極鼓勵下,年輕的村民都外出務工,每月收入遠比在家種地高得多。

      “村干部支持孩子們都出門打工,一個月的工資比在家半年掙得都多。我在家,照顧兩個孫子上學。農忙時幫助種糧大戶在地里干活,每天都有80元的收入,日清現結,日常的零花錢足夠了。”61歲的張明根老漢既幸福又滿足。

      玉皇村為民服務中心

    分享到:
    国产激情高中生呻吟视频_欧美缴情站三五影院_4399韩国日本电影_亚洲春色CAMELTOE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