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裴營鄉閘劉村以黨建為引領,以提升組織力為重點,全面提升黨建質量,真抓實干,推動脫貧攻堅工作取得明顯成效。
加強黨的陣地建設
今年44歲的張正祥在擔任閘劉村黨支部書記前,曾任上海一家集團公司部門負責人,年薪十多萬元。在家人的支持下,他毅然放棄優厚的收入,于2018年3月回到家鄉擔任閘劉村黨支部書記職務。
以前該村支兩委班子組織紀律渙散,工作處于全鄉落后位次,為搞好村部陣地建設,張正祥墊支2萬余元,為村部辦公室,便民服務中心添置了辦公桌椅、電腦等辦公用品,黨員活動室制作了宣傳版面,對院內進行了整理,粉刷了村部內、外墻壁,使村部面貌大變樣。
為提升黨員干部素質,張正祥帶領黨員、村組干部30余人,先后到白牛鎮故事橋村、湍河街道辦事處的姚巷社區參觀學習黨建工作先進做法,使大家學到了先進經驗,找到了自身差距,大家紛紛表示,要認真學習先進做法,向先進看齊,同心協力,把本村各項工作做實、做好。
扎實開展危房改造工作
2018年以來,閘劉村對全村30戶貧困戶需進行危房改造戶全部按標準進行了改造,并順利通過市、鄉驗收。
為切實搞好貧困戶危房改造工作,張正祥和該村扶貧責任組長、鄉黨委副書記王宇洲等一起,對全村56戶貧困戶的住房進行實地查看,初審、上報,最后由上級部門確定了30戶貧困戶房屋需進行危房改造。
為搞好危房改造,該村成立了由村干部、黨員、群眾代表參加的危房改造質量監督小組,協調解決建房中的矛盾糾紛及建房工程質量監督工作。張正祥經常到危房改建戶中查看進度及工程質量等工作,做到發現問題,及時處理,該村危房改造工作進展順利。
脫貧攻堅成效突出
“我組張中敬在深圳的工地打工,年收入4萬多元,這多虧了張書記的幫忙”。閘劉村小組組長說。
為使村民盡快脫貧致富,該村有針對性地做好政策引導、項目扶持、技能培訓、勞動維權和配套服務,推動貧困群眾通過就地轉移就業或外出打工脫貧致富。先后與市對外勞動輸出機構及在外工作人員聯系,鼓勵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外出就業共計19人,年人均收入達40000元以上;市區內轉移就業8人,年人均收入在20000元以上;對在家貧困戶扶貧方面,該村領導班子多次深入農戶家中,耐心鼓勵農戶發展項目并把農戶遇到的問題及時解決。在種植方面,和村支兩委積極協調村中的種植能人、致富能手,為貧困農民提供技術指導服務。對缺乏資金且有種、養殖興趣的貧困戶,聯系協調資金,鼓勵他們搞規?;B殖,截至7月底,該村已完成補欄肉羊百余只,特色種植面積達140余畝,確保農戶增產增收。
完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
該村積極配合上級黨委及扶貧部門工作,協調相關部門對農村的基礎設施進行了完善。今年7月,該村積極爭取資金60余萬元,為大余營自然村新修水泥道路1000米;為溫坡自然村修建文化健身廣場800平方米,并配備了健身器材,完成了該村12個村民小組3100人的自來水入戶工程;同時,該村組織專業保潔隊對各自然村的主干道及巷道進行清掃,垃圾集中收集清運,使全村保持干凈整潔的面貌。
談起今后的工作,張正祥表示,下一步要以強化基礎建設、改善生活環境、增加農民收入、提高生活水平為原則,扎實開展脫貧攻堅工作,使閘劉村村強民富環境更優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