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上午,裴營鄉閘劉村脫貧戶余增河將寫有“幫貧濟困 心系百姓”的一面錦旗,鄭重地送到了該鄉黨委副書記、閘劉村脫貧責任組長王宇洲及村黨支部書記張正祥的手中,感謝鄉、村及幫扶人長期以來對他家的幫助與關懷。
今年62歲的余增河和妻子都患有慢性病,以前兩人靠幾畝地生活,兩間主房是八九十年代的土坯房,已屬險房,院內臟亂差,日子過得非常緊巴,余增河曾經一度對生活失去了信心。
2016年7月,余增河家被納入貧困戶。王宇洲和市編辦扶貧幫扶人李光軍到他家走訪,向他宣傳扶貧政策,提供致富信息;通過一起做飯、吃飯、敘家常,慢慢拉近了關系。同時,幫扶工作隊協調2萬余元對他家的房屋進行了改造;在“七改一增”中,又協調4000余元,整改了廚衛,粉刷了院墻,使余增河家由過去的“臟亂差”變成了“敞亮美”。還幫其全家辦理低保,使他們的生活有了保障。村里還為余增河夫婦申請安排了公益崗,每人每月450余元……精神上的鼓勵和物質上的幫助,讓余增河一家對生活充滿了希望。
余增河不等不靠,租種了10畝地,種植小麥、花生等;養了6只山羊、30只家兔。農閑時,他到附近工地打零工。余增河像換個人似的,渾身充滿了干勁。經過努力奮斗,他光榮脫貧,走上了致富之路。
“感謝鄉里、村里對我家的幫助,幫我樹立起了信心,沒有你們,我不可能有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今后會更加努力勞動,幫助家里過上更好的日子,用一顆感恩的心去回報社會。”余增河感激地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