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州網訊 10月21日,在裴營鄉魏寺村順發內衣加工廠寬敞的車間里,一排排針車、平車等機器整齊排列,女工們忙碌而有序地操作著機器,正在加工各種內衣。
據該村村干部李茂煥介紹,順發內衣加工廠由村民屈貴娥于去年3月創辦,目前投資達100余萬元,年產值200余萬元,帶動附近60余名婦女家門口就業增收。
今年59歲的屈貴娥,是魏寺村薛營組人。談起當年在外地的打工經歷,屈貴娥悲喜交加。1996年,已經34歲的屈貴娥因生活所迫,和丈夫一起去廣東省汕頭市陳店鎮打工。
到該鎮后,屈貴娥先后在印花廠、染布廠打工干了2年,都不咋掙錢。她打聽到這里的內衣廠多,也比較掙錢,考慮到自己在家會蹬縫紉機,又喜歡縫紉這活兒。于是,她決心到內衣廠打工。那些天,她一早從出租屋出發,從這家廠出來,又到另一家廠,一家廠挨一家廠找工作,人家不是嫌她沒經驗就是嫌她歲數大。多日奔波無果后,她悶在出租屋大哭了一場。
但屈貴娥是個不服輸的人,她只要認準的路,幾頭牛也拉不回來。她第二天繼續出門找工作??嘈娜颂觳回?,最終一家規模較小的內衣廠老板打算收留她,但有個附加條件,老板家有六個小孩,讓她每天義務幫忙做家務。屈貴娥咬咬牙一一認了。
屈貴娥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工作,她每天早晨天不亮就起床,匆匆吃碗飯,就到老板家打掃衛生,活干完后才到內衣廠上班,天天如此,風雨無阻。
在廠里,屈貴娥從雜工干起,一有閑空兒,她就偷偷學技術。憑著勤奮和愛鉆研的勁頭,兩三年努力下來,屈貴娥先后熟練掌握了平車、雙針、拉芽等機器操作技術,成了廠里的技術骨干,工資也由過去的400元漲到6000元。2010年被廠里提拔為質檢員,后又干管理4年。2016年,她到一個400多人的內衣廠當上了主管,每月工資9000余元。
正當屈貴娥在內衣廠干得風生水起時,她毅然響應家鄉號召,回到家鄉。在裴營鄉政府和魏寺村的大力支持下,去年,她在家鄉魏寺村薛營組投資20余萬元,購置拉芽、平車、針車等10余臺,利用自家住房,辦起了順發內衣加工廠,安置當地婦女15人就業。
今年1月,根據生產需要,屈貴娥與丈夫薛明生商量后,投資110萬元,租用鄰居閑房進行改建,使廠房面積達500多平方米,新購拉芽、針車、定碗等機器60余臺,安排60余名婦女在家門口就業。該廠生產的各類內衣,屬于訂單產品,通過廣東汕頭市一家內衣廠全部銷往俄羅斯、南美等國家和地區。
屈貴娥說:“你別看我們生產文胸這些小物件,生產工序多的有40多道,少的也有30多道,需要20余名工人通力合作,才能生產出成品。稍不留神就會出現質量問題,只要任何一個環節和步驟出了差錯,這件內衣都會報廢或者成為次等品,所以我專門挑選了兩名技術好的女工作質檢員,負責全廠產品質量把關驗收。”
“我以前在廣州一家內衣廠打工,孩子在家上學不放心,還有老人需要照顧,出不了遠門,今年春天,來到這個廠干拉芽工,每月工資在7000元左右。這樣,家庭也照顧了,還不少掙錢,在這兒上班挺好的!”在此打工的村民寧春平開心地說。
該鄉人大代表、副廠長薛明生介紹:“為了適應市場需求,打算下半年再投資100萬元,購買機器50臺,安排更多群眾就近上班,同走致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