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州網訊 今年以來,裴營鄉前鄭村利用水域面積廣、坑塘多的優勢,把發展水產養殖作為壯大集體經濟、促進村民持續增收的突破口之一,不斷推動產業結構調整。
前鄭村按照“1+N”養殖發展模式,即:水產養殖合作社+養殖戶+市場,發動有水產經驗的養殖戶以技術和承包的坑塘入股;動員鄉賢能人助力鄉村坑塘治理及水產養殖等。
前鄭村在村黨支部書記張紅偉的帶動下,先后投資800余萬元,成立了鄧州龍軒農業合作社,以養殖觀賞魚為主,現已養殖錦鯉等觀賞魚200余畝。
去年5月,該村在市委機關事務局駐村工作隊的積極協調下,爭取到移民項目資金80萬元,在村里建成了一座占地1000余平方米的致富車間。
前鄭村龍軒農業合作社成員通過外出考察學習,掌握了循環水缸養觀賞魚的技術。去年9月,該合作社在村致富車間循環水缸養觀賞魚。10月,合作社又投資40余萬元,在村致富車間旁建起了一個占地1000余平方米的鋼屋架大棚養觀賞魚。目前,該合作社已有循環水缸10個,年產值100多萬元。
張紅偉介紹,循環水缸養觀賞魚是一項新技術,它有占地面積小、環保、節約用水、養魚密度高、便于管理、效益好等優越性。每個缸投資3萬余元,蓄水量達50噸,每年可養兩茬觀賞魚,產量3500公斤左右,利潤3萬元左右。
“現在合作社實現了自繁自育自產自銷‘一條龍’,還組建了觀賞魚直播銷售團隊,觀賞魚不愁銷路。農戶房前屋后空閑地都可以養殖,是個致富的好項目,我們將繼續做好宣傳,讓更多農戶走循環水缸養觀賞魚致富路。”張紅衛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