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州網訊 “村規民約每年修訂一次,村民應該如何做都說得清清楚楚。”日前,裴營鄉大曾村黨支部書記曾占華說。
去年以來,裴營鄉以爭創“文明幸福星”為抓手,通過修訂村規民約、選樹典型模范、營造文明氛圍等方式,持續推進移風易俗,倡樹文明新風尚,擦亮鄉村新底色。
該鄉充分發揮“一約四會”作用,倡導鄉村新生活。該鄉對村規民約內容進行優化,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移風易俗等納入村規民約。每逢集日,該鄉把村規民約等宣傳版面在滕樓街、裴營街等顯著位置進行擺放,進一步提升村民自我教育能力。對村規民約每年進行一次修訂,充實反對大操大辦、高額彩禮、薄養厚葬、打牌賭博、封建迷信等不良風氣的具體措施,明確規定村民應該遵守什么、反對什么、違反了怎么辦,內容簡潔明了,便于操作,務實管用。對各村(社區)“四會”人員進行優化,并適時進行調整,把德高望重、公道正派、敢說“硬話”、善于奉獻的鄉賢能人吸納進來,并讓群眾知曉,用實際行動贏得群眾認可與支持。
為豐富村民的業余文化生活,提高群眾幸福感,該鄉建強化文化陣地,26個村(社區)都成立了舞蹈隊,每年的元旦、春節等重要節日,舞蹈隊精心組織節目,為群眾演出,使得民風向更好的方向發展,得到群眾稱贊。
該鄉注重道德典型引領,組織各村(社區)召開道德評議會,注重挖掘身邊典型,從村民中挖掘和推出“好婆婆、好媳婦、好鄰居”等“最美”典型,開展百姓宣講活動,讓身邊人講述身邊事,用身邊事教育引導身邊人,弘揚美德新風。
裴營村路北、路南、坑東三個村民小組無下水道,一遇下雨,污水橫流,給村民生產生活帶來不便。該村黨員、退伍軍人裴果看到后,主動出資3萬多元,購買水泥管、水泥及紅磚,雇用挖掘機開挖下水道,安放水泥管,修建沉淀池,修通了500余米的下水道,方便了群眾出行。
今年,在裴營村廟會上,鄉賢裴祥牽頭,與20余名愛心人士為趕會群眾免費提供午餐及水果,并將豆腐湯盛好,送到歲數大的老人面前,讓他們圍桌吃飯,受到大家的好評。
該鄉通過每年在全鄉開展的“文明家庭”“星級文明戶”“身邊好人”“鄉村光榮榜”“好媳婦”“好婆婆”等評選表彰活動,厚植文明鄉風,讓優良村風不斷升溫,讓文明新風吹進每家每戶。去年以來,全鄉評出“好媳婦”“好婆婆”280余人、“好鄉賢”“創業好青年”360多人、“十星級文明戶”290多戶、“美好家庭”560余戶。
該鄉黨委副書記、鄉長張舵表示,裴營鄉將繼續推進“五星”支部創建工作,緊緊圍繞“文明幸福星”創建重點,著力辦好民生實事,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努力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進一步提振群眾精氣神,煥發鄉村文明新氣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