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州網訊 日前,記者走進夏集鄉王集村,看到文化廣場上村民在悠閑的散步,田野里綠色蔬果迸發著豐收的希望……一組組令人欣喜的鏡頭,正是該村建設美麗鄉村的真實寫照。
近年來,夏集鄉王集村立足實際,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總要求,凝聚力量,多方籌措資金,大力推進農業產業化,形成經濟、文化和社會協調發展的新格局。
改善基礎設施。該村積極爭取資金600余萬元,硬化通村道路12公里。以村為單位,建立公共垃圾處理場,改變垃圾隨意傾倒現象,提高生態環境和人居質量。
打造優勢產業。以農副產品加工、流通、營銷帶動二、三產業發展,積極引導和組織農業富余勞動力向工業轉移。在該村的面粉廠,記者看到工人們正在緊張有序地生產,廠長劉正海高興的對記者說:“目前我廠擁有年產60萬噸的面粉加工設施,帶動當地就業30余人?!?BR>
成立專業合作社。利用特色農產品發展,建立專業經濟合作社,目前已成立紅旗合作社、鄧州市張中奇家庭農戶種植合作社等種養殖合作社5家,有力地帶動了村民發家致富。
發展民生事業。在狠抓經濟建設的同時,該村堅持“扶貧先扶智,優先發展教育”理念,爭取資金1000萬余元,用于王集初中、中心小校、幼兒園校舍基礎設施升級改建,使學校的教學樓、體育場、學生餐廳和宿舍樓面貌煥然一新,教學條件得到有效改善和提升。
該村村支書賈其星告訴記者:“我們通過發展經濟作支撐,加大基礎設施建設,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斷提升村民的宜居度和幸福指數?!?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