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州網訊 “村里投資100余萬元,打造了南起嚴陵橋、東至大盧營、北經村部、南至嚴陵橋的生態環境循環圈并鋪設瀝青,硬化道路5公里,整治坑塘2個,新建文化廣場1個,以80戶為示范點,打造‘一宅四園’,投資10萬余元,凈化村部循環圈。”近日,夏集鎮城隍廟村黨支部副書記鄭麗麗在接受采訪時說。
近年來,為進一步激發經濟活力,推動鄉村振興,夏集鎮城隍廟村多舉措吸引企業入駐投資興業,為鄉村經濟發展注入了強大動力,促進村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為提升鄉村吸引力,該村黨支部堅持黨建引領,利用人才優勢,發揮鄉賢作用,盤活政策紅利,大力推進基礎設施建設,改善交通條件,完善基礎設施,為企業入駐創造良好環境。
同時,城隍廟村黨支部爭取項目資金300余萬元,硬化道路3公里,用瀝青鋪路6公里;爭取資金240萬元,發動鄉賢捐贈太陽能路燈500余盞,推進“亮化工程”。組織黨員干群治理“六亂”,開展“六清”,實施“一宅變四園”,村容村貌顯著改觀。
該村流轉土地1000余畝建設鄉村振興產業園,動員鄉賢返鄉入園創業。為方便企業落戶,還推行“一站式”服務,提供場地選擇、政策咨詢、證照辦理、水電配套、員工招聘等全程代辦服務。村“兩委”班子成員主動對接企業需求,定期走訪調研,及時解決企業在用地、用工、融資等方面的難題,切實提升企業滿意度。
栽下梧桐樹,引來金鳳凰。在村黨支部的感召下,青年才俊姚榮和投資1000余萬元,創辦鑫淼木業板材廠,聘用村民40余人在家門口就業,產品暢銷省內外,供不應求;本村鄉賢、致富能手盧濤返鄉投資2600萬元,租用村集體閑置場地,圈養種牛248頭,年收入300余萬元。
2024年8月,該村還實施“支部+企業+農戶”發展模式,流轉土地600多畝,招引鄧州市國控公司入駐村鄉村振興產業園。該公司投資560余萬元,發展特色種植和基礎設施建設等項目。其中,“訂單式”種植名優白洋蔥600余畝,畝產1.8萬斤,遠銷韓國、日本等地,帶動200余名村民在家門口務工,每人每天收入可達100余元。
企業的成功入駐,不僅盤活了城隍廟村的閑置資源,也為當地村民提供了大量就業崗位,有效帶動了村民增收。同時,也吸引了更多企業關注城隍廟村,形成了良好的產業集聚效應。
“產業興、鄉村興。下一步,我們將繼續堅持項目為王、企業至上,秉持‘以商引商、以情留商’的理念,不斷優化營商環境,挖掘‘三資’潛力,吸引更多在外企業家返鄉創業,讓城隍廟村的經濟發展之路越走越寬。”城隍廟村黨支部書記姚榮貴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