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re id="tqfhi"><label id="tqfhi"></label></pre>

  • <acronym id="tqfhi"><label id="tqfhi"><xmp id="tqfhi"></xmp></label></acronym>
    <track id="tqfhi"><ruby id="tqfhi"><menu id="tqfhi"></menu></ruby></track>

    特色經濟種植 助力“三農”發展――小楊營鎮特色經濟作物種植掠影

    2019-01-07 21:09:53 作者:李中賀 來源:鄧州網
    分享到:

            ​日前,在我市小楊營鎮東樓村鄧州市興華農業信息服務合作社的辣椒種植基地,到處都能看到村民忙碌著采摘辣椒的身影。“你看,這就是‘八寸紅’辣椒,屬于杭椒,我們已經種植四年了,借三權分置的東風,大力種植經濟作物,今年全村擴大種植1500畝。”合作社負責人張宗茹向記者介紹。

           這種辣椒掛果周期非常長,春天鋪地膜種植,不到倆月,鮮椒(青椒)就可以上市,每斤能賣到7毛到1元。只要水肥管理跟得上,每次采摘后它會不停地再開花結果,一直可以采摘到下霜后。

           “一旦市場行情不理想,讓它長成紅椒,制成辣椒醬出售,效益依然可觀。按照每畝青椒產量10000斤算,每畝年收入達到8000元是不成問題的。”張宗茹扳著指頭算著。

           據了解,該合作社以“六統一”的經營模式,即供種、肥藥、種植、管理、收獲、網售的統一模式,可在基地統一種植,農閑的留守農民和貧困戶,都可以到地里手工采摘,每人每天采摘費基本在60元左右。如果農戶脫不開身,可以根據自己情況,在自己田地里小規模種植,收獲的青椒或紅椒,合作社按市場價統一回收。

           針對收獲時節大批量鮮椒的儲存問題,合作社在基地建起了5000平米的保鮮倉庫,青椒保鮮有了保障。

           除此之外,鄧州市興華農業信息服務合作社,還帶領群眾引種黑小麥。“這種黑小麥看起來和普通小麥差不多,價格可高出一大截。常規小麥每斤1元左右,黑小麥的最低收購價是每斤1.8元。”該村村干部劉建忠告訴記者。

           “黑小麥每畝產量800斤至850斤。雖然比常規小麥低些,畝均效益卻提高了40%。今年種的500畝,大家都嘗出了甜頭。”張宗茹笑著說。

            張宗茹的夢想就是打破常規種植,帶領鄉親們走創新致富之路。兩年來,她通過特色種植不斷發展特色農產品,合作社收獲的黑小麥,大部分賣給了本地的龍頭面粉企業,一部分加工成全麥粉進入特色農產品店。目前,興華合作社加工的黑小麥全麥營養粉,已經獲得無公害認證。黑小麥、黑花生還入選了河南省地方優質名牌農產品目錄。

            提到黑花生,該鎮副鎮長劉林義介紹,在東樓村的黑花生種植基地,今年發展到了近500畝。我市是花生種植大市,2016年達到110萬畝,今年的種植面積預計只多不少。像黑花生、高油酸花生等優質花生頗受市場青睞,種植戶也在不斷增加。

           據了解,黑花生的身價也不一般,給農戶的訂單收購價要比普通花生每斤高出1.5元至2元,合作社賣給鄧州、襄陽的各大超市、特產店的價格達到每斤8元。

           在林業發展上,小楊營鎮的國儲林和經濟林種植,特色也很明顯。國儲林種植白蠟、柳樹、法桐等多種樹種,種植面積在300畝以上;東樓村的金得合作社種植面積有200多畝。目前,已全部通過市政府合驗收格。

           “經濟林多以大戶種植為主,其中種植桃樹面積達到1000多畝,今年桃子行情盡管一般,每畝也有3000元左右的收入,水牛村的宋成會種植桃樹100畝,喜獲豐收。黃金梨和晚秋黃梨360畝,其中郭坡紅文黃金梨合作社120畝近5萬斤梨已經基本處理完畢,凈利潤20多萬元,楊崗村的楊高遠家庭農場,在油牡丹地里套種了150多畝楸樹,已出售的300多棵直徑8公分左右的樹苗,收入6萬多元。”劉林義如數家珍。

            另外,該鎮還引進水稻種植,以該鎮的磚橋村、王樓村、楊崗村10多家小戶種植為主。水稻種植是麥茬地,一年有兩季的收獲,進一步增加了農民的收入。種植戶楊根寶說,他的10畝水稻,每畝純收入都在2000元以上。

            “現在稻田用水主要靠地下水,比較涼,對產量有所影響。我市是丹江口庫區,應充分利用丹江水灌溉,所有農作物的產量和品質都會更高。下一步,我們計劃發展紅高粱,進一步擴大特色種植的種類,為振興小楊營鎮的經濟再立新功。”劉林義信心滿滿地說。

    分享到:
    国产激情高中生呻吟视频_欧美缴情站三五影院_4399韩国日本电影_亚洲春色CAMELTOE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