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記者 王崇順 通訊員 肖威鵬)近日,小楊營鎮水牛村村民劉春狗迫不及待地用愛心積分卡里的積分,在村里的愛心超市兌換了1大桶洗潔精,他高興地說:“愛心超市真好,我用積分換回1桶洗潔精,回去我把灶臺再徹底清洗一遍,爭取這個月評上‘衛生之星’。”
為進一步提振貧困戶主動脫貧的精氣神,小楊營鎮整合社會各界力量,在全鎮17個村(社區)設立愛心超市,為貧困群眾搭建了新的幫扶平臺,形成了“以獎代補,多勞多得”的脫貧獎勵新機制。
據了解,該鎮一方面結合“三學三評”活動,嚴格按照戶容戶貌、“七改一增”及“廁所革命”標準要求,不定期組織開展衛生評比活動,量化積分;另一方面,以“公益積分”激發群眾內生動力,激勵貧困群眾積極參與打掃村道或文化廣場、綜治巡邏、環境保護、民政護理等公益活動,確保脫貧致富取得新成效。
“我們把過去直接給貧困群眾送錢送物,變為激勵貧困群眾靠自己勞動、自己的表現獲得積分兌換相應物品,由‘送’變‘獎’,使貧困群眾由‘被動拿’變為‘主動爭’,鼓勵他們多勞多得,有效實現了志智雙扶。目前,我鎮共建成1個鎮級愛心超市、17個村級服務站點,極大地調動了群眾的脫貧積極性。”該鎮相關負責人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