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在小楊營鎮看到,道路干凈整潔,路旁樹木蔥郁,綠化帶內各種花兒競相開放,車輛有序停放,沿街商鋪井然有序……
這是該鎮推進集鎮整治活動初顯成效的一個縮影。
今年以來,該鎮以市委七次全會精神中提出的聚焦“三農”工作,推進鄉村振興為指引,積極推進集鎮整治工作,開展衛生集鎮創建活動,依托“美麗鄉村”項目建設,徹底改變城鄉臟亂面貌,使集鎮環境發生了顯著變化,居民生活品質得到了進一步提升。
“衛生集鎮創建,絕不僅僅是為了榮譽、為了一塊牌子,而是要通過創建的過程,切實提高群眾生活質量,提升文明素質,增強集鎮綜合實力。”該鎮黨委書記丁如意說。
為了豐富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該鎮投資60余萬元,高標準規劃建設,打造了黨建文化大廣場,重新美化了廣場地坪,配套完善了健身器材,廣場上還有亭臺雕塑、健康步道。夜幕降臨,黨建廣場上的射燈亮起,人們三五成群,有的在跳舞、有的在跑步、有的在健身器材上鍛煉,笑聲合著音樂聲回蕩在廣場上。
“文化廣場建成后,成了大家休閑娛樂的好地方。我和幾個朋友每天晚上都在這里跳舞。以前的腰疼病和頸椎病竟然不知不覺中好了起來,文化廣場改變了我們以往的生活方式,讓人們從家里走了出來。”該鎮居民王志明說。
由于小楊營鎮地理位置偏遠,經濟基礎薄弱,集鎮建設落后,為徹底改變集鎮建設臟亂差的局面,今年以來,該鎮實行店鋪門前“三包”動態化管理,結合疫情防控工作,對鎮上店鋪實施“坐店經營、展現新顏”的專項整治,規范了流動攤販管理,規范了菜市場經營,為群眾創造了更便利的購物環境。同時,該鎮實施拆除亂搭亂建的行動,鎮村干部齊上陣,進行了一個月的“大拆除”。“通過集鎮集中整治,現在的道路再也不堵了,門口的違章建筑拆除后,街道變得更敞亮了,看著都覺得心里舒坦。”該鎮居民李中旭說。
截至目前,該鎮共出動宣傳車輛20余次,拆除店外帳篷33處,沒收店鋪角架10個,規范店面招牌24處,提升了群眾的宜居感。
“現在來鎮上趕集,再也不用擔心找不到廁所了。”前來趕集的該鎮村民郭明懷說。記者了解到,為了提升鎮上的基礎設施,方便群眾的生產生活,該鎮建設了4個水沖式廁所,2個垃圾中轉戰,配備垃圾車100余輛,抽糞車3臺,灑水車1輛,并成立了環衛隊,使衛生管理工作制度化、常態化。鋪設下水道3千米,油化主干街道2萬余平米,亮化路燈200余盞,新植風景樹500余株,徹底使鎮容街貌煥然一新。
“下一步,我們要緊緊圍繞創衛生集鎮、創宜居集鎮的‘雙創’目標,通過評文明商戶、設黨員志愿崗等載體,進一步抓好集鎮建設和集鎮管理工作,使集鎮建設逐步走上規范化、有序化的軌道,提升集鎮品位,讓群眾舒心、安心地生產生活,提高群眾生活的獲得感和幸福感。”丁如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