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州網訊 “各位魚友大家好,今天咱們出大正、昭和、紅白20公分左右,品像杠杠的”“親人們,大家過來看看有沒有看上的,看上哪一條跟主播講”“7條包郵,需要的抓緊下單”……9月14日晚8點,在市手拉手水產養殖合作社電商銷售員簡敬葵的直播間,他正賣力地為網友講解著。
簡敬葵每天晚上8點開始直播,一直到凌晨3點。直播一場大約能賣幾千到1萬元。他做著自己喜歡的事,累并快樂著。
“我家離這里有800多公里,每年過年的時候才會回去。”今年35歲的簡敬葵,來自湖南綏寧。2021年,他了解到我市小楊營鎮有觀賞魚養殖,由于他非常喜愛觀賞魚,就辭掉在老家的工作,來到這里開始了他的直播生涯。每天除了直播外,簡敬葵還參與合作社管理,每年能分紅30余萬元。
位于小楊營鎮白廟村的鄧州市手拉手水產養殖合作社,是該鎮培養的“1+N”重點龍頭企業。走進合作社,只見一排排水相通、渠相連的金魚池一望無際,一條條黑白相間的“奶牛”、憨態可掬的“麒麟”、色彩鮮艷的“紅白”……身形曼妙,游姿優美。
合作社負責人宋雪坤介紹,合作社創辦于2008年,現有社員30余戶,遍布周邊新野、鎮平、湖北襄陽等地。在合作社的統一指導下,社員之間形成了互幫互助、互利共贏的合作關系,把小金魚干成了大產業。
“我負責魚塘的上食、消毒等日常工作,每月有1000余元的收入。在家門口就業,既能照顧孫子又能掙錢,對于我們來說,非常滿足了。”常年在合作社務工的白廟村6組村民宋文戰說。
近年來,合作社堅持“抱團生產、抱團購進、抱團銷售”的生產經營模式,堅持“統一苗種、統一飼料、統一漁藥、統一技術、統一管理”的健康養殖模式,堅持為社員提供苗種、飼料、漁藥、融資、技術、產銷信息和基礎設置建設等服務。
“自從合作社成立后,我們養殖戶再也不會因為缺資金、缺技術而發愁了。在合作社的幫助下,我逐年擴大養殖規模,效益得到明顯提升。”白廟村養殖戶宋合義高興地說。目前,他的魚塘已發展到14畝,年銷售2000萬尾,年收益30余萬元。
合作社在帶動村民致富的同時,也為白廟村增加了集體收入。白廟村黨支部書記宋榮社說:“合作社自成立以來,每年為村集體提供經濟收入3萬余元。同時,還為村里38戶困難群眾提供了就業崗位。”
此外,合作社每年還為周邊的禹山、磚橋等村困難群眾提供每年480元的經濟收入,每年增加村集體經濟6000元。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擴大養殖規模,準備探索建設魚菜共生產業基地,將基地打造成集農事體驗、科普教育、餐飲娛樂于一體的農旅融合休閑度假基地,帶動當地農民實現就業增收,小金魚真正成為增收致富的‘金寶貝’。”宋雪坤對未來發展充滿了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