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re id="tqfhi"><label id="tqfhi"></label></pre>

  • <acronym id="tqfhi"><label id="tqfhi"><xmp id="tqfhi"></xmp></label></acronym>
    <track id="tqfhi"><ruby id="tqfhi"><menu id="tqfhi"></menu></ruby></track>

    風展黨旗如畫——王營村抓黨建促脫貧工作小記

    2020-10-30 11:19:20 作者:馬文濤 來源:
    分享到:

    “決不讓一個貧困群眾在小康路上掉隊!”這是張村鎮王營村村支兩委作出的莊嚴承諾,也是該村727戶2767群眾的期盼。

    作為貧困村,王營村貧困戶141戶498人,如何按期完成脫貧任務,該村從抓黨建入手,通過“支部書記帶支部,黨員引領群眾”,把組織優勢轉化為扶貧脫貧優勢,凝聚起脫貧攻堅的強大力量。

    筑牢扶貧主陣地

    打贏脫貧攻堅戰,關鍵在基層一線。王營村健全村支兩委班子,筑牢脫貧攻堅“主陣地”。

    張村鎮副鎮長馬飛介紹,王營村將村脫貧責任組、駐村工作隊、第一書記、村支兩委和幫扶責任人,納入村全域黨建聯合黨支部,圍繞種植、養殖、產業、就業、社會保障兜底等重點工作,成立5個黨小組,遍訪所包貧困戶,通過微信群推廣發送用工、種養殖等各類信息,指導解決實際問題。

    “全體黨員干部撲下身子,深入村組、企業、種植基地,遍訪貧困戶,到處都留下了他們的足跡和聲音。”駐村第一書記金鑫說。

    為激發貧困群眾內生動力,該村先后組織村民到河南師范大學參加新型職業農業經理人培訓和河南廣電《打工直通車》電商培訓,為村民實現就業、創業打下基礎。

    近年來,王營村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以精準“繡花”的功夫,實現了集體經濟、貧困戶雙增收,黨建工作和脫貧攻堅工作兩加強、兩促進取得實效。

    走穩脫貧每一步

    “我患病多年,多虧了黨的扶貧政策好,家里的廚房、廁所都改造一新,我再不努力,就真說不過去了。”建檔立卡貧困戶孫君紅,被安置在鎮人社所上班,工資每月750元,她很感慨。

    “我會專心完成學業,報答政府和社會各界對我們家的幫助。”剛參加完電商培訓歸來的武凱奧感激地說。

    父親去世,母親改嫁,與79歲的爺奶相依為命。2015年,武凱奧家被識別為建檔立卡貧困戶,每年享受低保12000元,今年他考入三門峽職業技術學院,市教體局為他提供生源地助學貸款8000元、“雨露計劃”教育補貼每年3000元、市一高捐助5000元。

    記者了解到,該村針對貧困戶不同的致貧原因,每年對貧困戶免費體檢;辦理殘疾證,對符合殘疾補貼發放條件的,按時發放殘疾生活補貼和護理補貼;為19名學生辦理各項教育補貼,為王俊華、王明陽等人爭取“雨露計劃”教育補貼每人每年3000元;為缺少勞動力和因病致貧的貧困戶聯系幫扶責任人和企業;為弱勞動能力及無法外出打工人員,提供公益性崗位22個;為11戶種植、養殖貧困戶辦理以獎代補項目,發放資金22100元;為全村26戶全部進行了危房改造,補貼資金24.222萬元;為70歲以上老人每月補貼70元……

    “我們還成立了‘擂響堰子川鑼鼓隊’,組織文化演出,開展‘好媳婦、好婆婆’和‘孝老’評選活動,倡樹文明新風,志智雙扶,變‘輸血式’扶貧為‘造血式’扶貧,鞏固脫貧成效。”該村黨支部書記武正軍說。

    鄉村蝶變展新顏

    如今的王營村,村里樹木郁郁蔥蔥,寬敞的水泥路、鱗次櫛比的農家庭院干凈整潔,尤其是在嶄新的村委會辦公樓前,黨建廣場在陽光的照耀下格外醒目……真的很難想象,這是個曾經的貧困村。

    “王營村以黨建引領,統籌脫貧攻堅、產業發展、美麗鄉村,村里舊貌換新顏,提升了貧困戶和全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張村鎮黨委書記楊柯說。

    近年來,王營村實施新建、擴建村里的道路,硬化了10個村民小組的水泥路,解決了群眾出行難問題;開通了王營村進市區的客運班車,滿足了群眾生產生活需求;全村通電率達100%;村部設有一個文化活動室、2個文體廣場、4個科普知識欄、大河書屋在線閱讀APP等電子設備、黨建廣場、游園、大屏幕等;建筑面積100多平方米標準化村衛生室里有診室、治療室、公共衛生室和藥房;對全村33戶貧困戶投入資金9萬余元實施“七改”。

    打贏脫貧攻堅戰,決勝全面小康路,任重道遠。時下,王營村正走在實施鄉村振興的路上,在更加出彩的征程中,交出讓黨和人民滿意的答卷,高高飄揚在脫貧攻堅一線的黨旗,愈加鮮艷。

    分享到:
    国产激情高中生呻吟视频_欧美缴情站三五影院_4399韩国日本电影_亚洲春色CAMELTOE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