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州網訊 目前,中央音樂學院音樂學研究所舉辦的“新音樂學理論、方法與資源”國際學術研討會專場音樂會,在這場音樂會上,我市大調曲研究會的老師們進行了精彩的演出。
這次演出是受中央音樂學院的邀請,由市文廣新局帶隊赴京進行演出。市大調曲研究會的宋光生、宋珂等6位老師演奏的《打雁》、《葡萄架》、《蕭妃舞》、《大救駕》等大調曲目贏得了在場中外專家學者的高度評價。
鄧州大調曲子源于明清時代的鼓子詞,是一種流行于中原的小曲、民歌衍變而成的集彈唱于一體的藝術表現形式。2008年,大調曲錄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我市宋光生老師被命名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近年來,中央音樂學院、河南省曲劇團及其他一些音樂團體先后派人到我市研究整理大調曲。與此同時,市委市政府和市文廣新局也采取一系列保護措施,對大調曲進行了搶救性發掘和整理,取得了顯著成效。
據了解,中央音樂學院音樂學研究所是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發基地,有全國一流的音樂學科研隊伍,在音樂學諸多科研領域享有較高聲譽。除了這次專場音樂會外,我市文化界代表還應邀參加了學術研究會的其他一些活動,與參與的中外200余名專家學者進行了富有成果的學術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