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州網訊 6點半,當清晨的第一抹陽光溫柔地灑滿院落,鄧州光榮院的湯仁杰老人已經起床了,和往常一樣,在疊好被子后開始了每天的早間活動,圍著花壇轉上兩圈。這時,院內的其他老人也陸續起來了,他們微笑地打著招呼,相互感受著美好的生活和晚年建立起來的親情。
鄧州光榮院是一個占地十多畝的大院落,兩層的灰白色樓房里住著16位解放前入伍的老革命,年級最大的95歲,最小的也有70多歲,他們都是共和國的功臣,現在光榮院里頤養天年。85歲的湯仁杰48年入伍,參加過抗美援朝戰爭,由于在部隊養成的習慣,自覺不自覺地當起了兼職護理員,幫助院長處理一些日常事務。
早上8點,吃過早飯后,老人們三三兩兩聚在一起,在樹蔭下擺起了“龍門陣”,如果在平時,老湯也會和他們在一起回憶回憶過去那難忘的歲月,但今天不行,老湯床頭的“警報鈴”昨晚壞了,院長說一會過來修,那可是個救命鈴,夜間有什么不舒服了,按一下鈴,護理員便召之即來幫忙處理。
在幫助院長修理“警報鈴”的當口,鄧州市消防支隊的官兵來敬老院慰問演出了,看到舞臺上生龍活虎的小伙子們,坐在觀眾席中間位置的老湯不由地咧嘴笑了,好象又回到了意氣風發的年輕時代……
時間在不知不覺中過去,轉眼,到了中午12點。和往常一樣,老人們互相攙扶著走向食堂,老湯幫助炊事員把飯菜送到幾個腿腳不靈便老人跟前,自已才端起了飯碗,今天的主食是大肉臊子澆面條,鄧州的傳統飯,老湯吃了幾十年,千吃不厭。老湯端著碗坐到了幾個老人中間,一邊品嘗著可口的飯菜,一邊開著玩笑。
吃完中午飯,也許是年齡大了,磕睡蟲又上來了,老湯看電視看著看著睡著了。護理員小王悄悄進來把電視閉了。
就這樣一直睡到下午4點半,民政局領導帶著榮軍醫院的醫護人員來給老同志例行檢查身體時,老湯才醒了,量血壓測體溫,一切正常?!盎锸呈欠窈衔?,護理是否周到,還需要什么幫助?晚上看電視不要太晚……”民政局的同志拉著老人們的手再次囑咐。
據老湯介紹,民政局的領導經常過來看望他們,關心他們的生活,解決實際困難,不定期送來生活必需品,過年過節還有慰問品,他們像一群小孩一樣被關心寵愛著。
太陽偏西,這時外出“探親”“走訪”的老人陸續回來,老湯遠遠地把他們接下,一邊開著玩笑,一邊幫他們把東西送進屋。并詢問外面的情況,就像遠歸的親人回家了。下午6點30分,吃過晚飯后,老人們有的看電視,有的串門拉家常,有的到太陽能浴池沖澡……老湯感到有點累,早早地休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