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re id="tqfhi"><label id="tqfhi"></label></pre>

  • <acronym id="tqfhi"><label id="tqfhi"><xmp id="tqfhi"></xmp></label></acronym>
    <track id="tqfhi"><ruby id="tqfhi"><menu id="tqfhi"></menu></ruby></track>

    高發倉的三條“妙計”

    2007-07-09 09:34:27 作者:劉新明 來源:
    分享到:

    鄧州網訊  當前在農村經濟落后、農民消費水平不高的情況下,如何尋找發展農村信息化的有效突破口,讓農民“用得了”、“用得起”、“用得好”,已成為各級基層黨組織亟待解決的關鍵問題。日前,在市信息化建設工作會議上,林扒鎮馬營村黨支部書記高發倉道出了自己推進農村信息化建設的三條“妙計”。

    第一計是“拋磚引玉”。前幾年,高發倉和許多村干部曾到沿海地區做過生意,在與當地人的來往中,他深切地感受到了信息化給沿海發達地區帶來的巨大變化。因此,2006年我市剛一開展遠程教育試點工作,高發倉就在村部、文化茶館和自己家中安裝了遠程教育終端,天天開放,讓群眾盡情收看。久而久之,老百姓在不知不覺中嘗到了遠程教育的甜頭,紛紛申請安裝遠程教育終端。

    第二計是“借梯上樓”。去年7月,我市開展了大學生暑期“志愿增智”活動,林扒鎮分來了1個北大學生和3個鄭大學生,為了把這些“寶貝”搶到手,高發倉天天纏著4位大學生,邀請他們到馬營“視察指導”工作。在大學生們的幫助下,村民高榮貴利用遠程教育網絡的信息,在家遙控指揮一部大貨車和一輛出租車,生意興隆,年純收入近8萬元。村民王成金,通過遠程教育科技致富欄目,學會了沼氣池建設技術,不到一年時間就為別人建沼氣池30個,獲利8000余元。

    第三計是“乘勢而上”。去年以來,我市開展了“信息村、信息鄉鎮”創建活動,出臺了信息村內部通話免費、降低互聯網費用、減免電話初裝費等優惠政策,開展了“百臺電腦贈百村”、“獎勵電腦惠萬家”等活動。高發倉緊緊抓住這個千載難逢的好機遇,啟動“42工作法,一道會一道會地開,一個層次一個層次地宣傳,鼓勵村民安裝電話和遠程教育接收終端。目前,馬營村擁有電話用戶620戶,遠程教育終端接收點366戶,電腦21臺,成為名符其實的“信息村”。

    分享到:
    国产激情高中生呻吟视频_欧美缴情站三五影院_4399韩国日本电影_亚洲春色CAMELTOE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