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州網訊 最近,筆者在市檔案館,發現了一部保存完好的清代線裝《關氏家譜》。該家譜詳載了關羽的生平事跡和家族遷徙的歷史。其中曰:“夏大夫關龍逄二十九代(有的家譜為二十七、三十一、三十二代)孫關羽,字云長,河東解州人,妣胡氏生三子:平、興、索……明萬歷年間,關興后裔四十六代孫關世明由許昌遷鄧州南關營?!?SPAN lang=EN-US>
近日,筆者專程到構林鎮關營尋訪關羽的后裔。在村民的指引下,拜訪了對關姓有研究的關羽六十一世孫關廣有,鄧州檔案館的《關氏家譜》就是他們捐獻的。老關拿出了他保存的家譜復印件和重抄并續修的《關氏家譜》,又帶我參觀了關世明之子、關羽四十七世孫關大經的墓、碑、亭。關營除了遷出的關姓人外,現有400多關姓人。家譜是關敬輝于康熙二十三年(1685年)撰寫的,詳細記載了先祖由山西遷到河南許昌守護關帝廟,明萬歷甲寅年(1614年),關氏后人再遷到鄧州南關營的歷史。據悉,上海圖書館收藏有幾種《關氏家譜》,分別是廣東番禺、南海、新會等地的家譜,山東兗州檔案館也收藏有一部民國時的關氏家譜。在正史中,有關關羽的記載資料很少??滴跷煳缒辏?SPAN lang=EN-US>1678年),解州守王朱旦在浚修古井時,發掘出關羽家墓磚,上有關羽之祖、父及關羽的生卒和家庭,王太守因此寫了《關侯祖墓碑記》,記載了關羽祖籍世系和故里是解州常平村寶池里,即今山西運城市解州鎮常平村。這些磚記和碑記,成為研究關羽家族的權威資料。而鄧州關營的《關氏家譜》中記載了關羽之父關毅守喪情況:“圣帝避難時,其父沈葬于井內,后人建塔以表之”,與發現的磚記相同,其他記載也與磚記吻合,證明這部家譜是資料翔實、可靠的關羽家譜。
關廣有說,祖上世代傳說關羽、關平被害后,關氏祖先曾改為他姓,到處避難,后來又改回關姓。此言與史料中關平在麥城戰死后,其妻趙氏偕八歲兒子關樾到他鄉避難,改為門姓,直到西晉滅吳后,才恢復關姓的事實相吻合,說明他們是關羽之孫關樾的后代。至于祖先為何遷到鄧州關營,關廣有也不知道。關營和新野縣城東西平行,相距不足
鄧州關羽家譜的發現,對研究關羽一生的戎馬生涯和關姓家族的歷史變遷,具有重要意義,是一部研究關羽家族難得的歷史文化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