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州網訊 春耕生產即將開始,農民最怕買到假劣種子。盡管有關部門采取多種防范措施,但由于農民購種范圍窄,選擇余地小,購買到假劣種子的事情仍然時有發生。那么怎樣才能避免購買到假、劣種子呢?
《中華人民共和國種子法》明確規定:以非種子冒充種子或者以此種品種種子冒充他種品種種子以及種子種類、品種、產地與標簽標注的內容不符的種子為假種子;質量低于國家規定的種用標準的、質量低于標簽標注的指標的、因變質不能作為種子使用的,雜草種子的比率超過規定的、帶有國家規定檢疫對象的有害生物的種子為劣種子。
在購買種子時,農民朋友應著重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不要購買走街串戶以及集貿市場上零散攤位銷售的種子,此類種子的質量很難保證,一定要到證照齊全的種子部門購買。
第二、盡量不要購買散裝種子,要買有正規包裝的,并要仔細查看包裝有無拆包痕跡的。
第三、要問清楚種子的審定時間和推廣范圍,凡未經審定的種子和不在推廣區域的種子,都是非法種子。
第四、地方種子店大多是為大種子公司代銷,包裝上一般有公司的地址和電話號碼,購買前可先打電話咨詢一下該公司是否在這里有代理商及種子包裝類型等。很多假冒種子往往仿冒大種子公司以前的包裝,一經咨詢,即可判定真劣。
第五、購買種子時,要拆包檢驗種子的色澤、完整性、有無霉變顆粒以及異作物種子等,發現問題,立即退貨。
第六、購買種子后,一定要注意索要發票,并核對發票的印章與經營單位的名稱是否一致,填寫種子的名稱與包裝袋上的種子名稱是否一致,種子包裝袋上有編號的,也要在發票上注明。
最后需要提醒農民朋友的是,要妥善保存好發票、種子包裝袋和品種說明書等有關證據。一旦出現種子質量問題,要盡快與銷售單位交涉并投訴、及時找有關部門鑒定,并進行拍照、錄像,以防止銷售單位采取拖、躲等方法挨過鑒定期而賴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