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州網訊 構建和諧社會,中國有9億人口在農村,農村的和諧直接影響到社會和諧的構建成效。所以,鄉鎮領導干部在構建和諧社會中的責任重大。
結合近幾年在龍堰鄉的工作實踐,我們認為:在廣大農村建設和諧社會,最重要的就是堅持以人為本的思想,時刻把維護、實現群眾的根本利益放在首要位置。
首先,要牢牢抓住發展這一第一要務,打好和諧社會建設的物質基礎。鄉鎮黨委、政府在構建和諧社會的思路上必須始終堅持經濟建設這一工作中心,充分調動和發揮最廣大人民群眾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努力提高農村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水平。從鄉鎮的角度來看,要在有序組織勞務輸出的同時,千方百計激活內生動力,增加農民收入。近兩年來,龍堰鄉通過抓優勢農戶、種養大戶和企業家隊伍,培育了一大批發展農村經濟的領頭雁,為全鄉的經濟發展注入了活力。同時我們堅持從發揮資源優勢和產業優勢出發,建成了有12家企業入駐、年產值達兩億元的工業園區,1000多勞動力得到就地轉移?,F在,這些項目已成為龍堰鄉經濟的重要支撐點。
其次,要堅持群眾利益無小事,把握和諧社會建設的工作重點。人民群眾是構建和諧社會的根本力量。鄉鎮干部必須帶著感情做群眾工作,在為民謀利、為民造福上不遺余力。近年來,龍堰鄉在切實解決群眾特別是弱勢群體困難問題的基礎上,從改善群眾生產生活條件入手,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鄉財政先后籌措資金500多萬元,使23個行政村實現了村村通、60%的農戶用上了太陽能、30%的農戶用上了沼氣、80%的農戶開通了電話和有線電視等,農民充分享受到現代文明的成果。
其三,要加強農村文化建設,鞏固和諧社會建設的精神支撐?!懊裰鞣ㄖ?、誠信友愛、安定有序”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基本內涵。大力加強精神文明建設,提高農民的文明素質,形成良好的鄉風、村風、民風和安居樂業的外部環境。鄉里重點抓兩個方面的工作:一是成立紅白事理事會、禁賭協會、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等群眾組織。二是完善了各村的文化活動場所設置,各村普遍建立了圖書室、綜合活動室、文化茶館等文化活動設施,民風、民俗大為改善。
其四,要抓好社會穩定,創造構建和諧社會的外部環境。構建和諧社會,穩定是基礎。龍堰鄉從建立和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的工作機制入手,妥善化解和正確處理各種社會矛盾和沖突,維護和促進了社會安定團結和政治穩定。一是鄉里抽調紀檢、信訪、土地、財政、司法等部門的工作人員,組成下訪組,及時處理農村發生的各類矛盾。二是每周召開一次聯席會議研究最迫切需要解決的矛盾,及時合理地處理群眾反映的問題,使一些長期影響農村工作的矛盾得到妥善解決。
其五,要管好用好干部,增強和諧社會建設的領導能力。從公共治理的角度看,基層組織是建設和諧社會的關鍵。我們要求鄉村干部自覺成為民主的表率、法治的表率、公平的表率、正義的表率、誠信的表率。我們在加強教育培訓規范干部工作行為的同時,及時開展各類涉農政策法規培訓,增強了村干部的法紀觀念和依法辦事意識,為構建農村和諧社會奠定了堅實的思想基礎。在全鄉推行“四加二”工作法,既保障了村民的知情權和監督權,又增強了決策的合法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