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州網訊 如今,“土里生金”在文渠鄉已成為現實,以花卉、飼草、速生楊種植為主的“項目農業”正成為新的財源。
如何合理開發土地,提高農業效益?文渠鄉通過反復論證,選擇了項目農業建設作為突破,走發展高效含稅農業和高附加值農業的路子。他們分赴安徽、武漢、十堰等地,與農業科研院所積極洽談,吸引投資,先后引進花卉、飼草和速生楊等項目農業8個,土地面積達4000余畝,每畝年增效益2.7萬多元。同時安排農村剩余勞動力500余人到項目農業基地從事多種工作。去年今春農閑時節,盛號村50余名農民被吸收到該村千畝速生楊基地務工,不僅掙到了可觀的工資,而且學到新的農業技術。
良好的經濟效益,帶動了該鄉農民種植觀念的轉變,目前,他們紛紛投身于以瓜果、反季蔬菜為主的項目農業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