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州網訊 都司鎮丁集村黨支部堅持“圍繞經濟抓黨建,抓好黨建促發展”。這一思路,帶領全村群眾巧做特色農業文章,發展非公有制經濟,走出了一條富村富民之路。目前,該村工農業生產總值達到20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200元,經濟綜合實力位居全鎮各村之首。村支部連續五年被南陽市和我市評為“先進黨支部”。
調整產業結構,發展特色高效農業。他們從南陽請來農技專家,經過取土化驗和科學論證,制定出一年四熟種植方案。為鼓勵群眾種植,讓群眾吃上“定心丸”,村支部與群眾簽訂包銷合同。生產的各個環節都由支部成員負責,他們白天和鄉親們―道研究施肥、治蟲方法,晚上打電話聯系客戶銷售,使全村4000多畝間作套種的蔬菜、辣椒,全部優價銷售出去,畝效益提高到2200多元。
怎樣引導鄉親們發展非公有制經濟,提高特色農業上檔次、上水平、上規模,使全村經濟快速發展?村支部建立了責任制,要求每個黨員干部分包3―5個農戶,根據實際,以誠招商,選準發展重點。同時,積極引導農民立足家庭,聯結市場、一家一項、一戶一實體,通過各具特色的致富途徑,求得大發展。截至目前,全村有養牛大戶6家,養豬大戶5家,養雞場4家,三粉加工廠20家,汽修廠l家,共引進外資120萬元,形成了“戶戶有致富項目”的經濟發展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