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州網訊 張樓鄉大莊村6組農民劉榮幸,把村里廢棄的窯場推平挖深,使40畝廢地變成了“鯉魚跳龍門”的經濟型魚塘。
現年35歲的劉榮幸,原是南陽市糧食局職工。1998年春,回家探親的劉榮幸,看到村內廢棄的40畝磚窯廠內,荒草萋萋,于是想到,何不把這塊地承包租賃過來,搞一大型養殖、垂釣為一體的經濟型魚塘?在與家人商討、考察后,劉榮幸與村里簽訂了租期為40年的租賃合同。為了加快廢棄地的改造,他帶領全家老小齊上陣,大干10天,把荒草割完,又找來3輛推土機,將窯場推平深挖……很快,40畝廢地變成了碧波蕩漾的水塘。在水利部門的幫助下,劉榮幸先后投放價值3萬余元的草魚、鯽魚、鯉魚等6個品種40萬尾。同時,又招了7名下崗職丁做幫手,并聘請水利局的水產專家做技術顧問,又買回《養魚防疫》等雜志自學,很快掌握了一門過硬的養魚技術。
碧波蕩漾映笑臉,鯉魚躍出龍門來。劉榮幸高興地說,這40畝魚塘,每年收入在5萬元以上,估計5年便可收回全部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