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re id="tqfhi"><label id="tqfhi"></label></pre>

  • <acronym id="tqfhi"><label id="tqfhi"><xmp id="tqfhi"></xmp></label></acronym>
    <track id="tqfhi"><ruby id="tqfhi"><menu id="tqfhi"></menu></ruby></track>

    風潮涌動破浪行——我市“十三五”城市建設工作亮點回眸

    2021-02-22 10:54:42 作者: 史 娟 來源:
    分享到:

    城區交通格局漸成形

    ◆打通斷頭路11條,新建道路16條,新增道路32.5公里

    ◆改造主干道路6條、背街小巷54條,新增道路硬化面積45萬㎡

    ◆新建三賢路跨湍河大橋1座,拓寬加固市區10座危橋

    ◆完成16條主干道和59條背街小巷路燈安裝

    城市發展,交通為先。“十三五”以來,我市中心城市的交通樞紐地位持續增強,蒙華鐵路、鄭萬高鐵啟動建設,內鄧高速及南鄧、鄧陶、鄧桑3條一級公路建成通車道路。

    與此同時,建設與中心城市地位相匹配的城市道路交通的大幕由此拉開。

    2015年,開工建設新華東路、丹江大道等重點道路,升級改造教育路等城區段,打通三賢中路酒廠段等斷頭路及重要區間路。

    2016年,城市路網體系進一步完善,平安大道、東方大道、丹江大道、工業南路、人民中路、永豐路等道路新建改建工程正有序施工。

    ……

    2020年,完成全長約3.51公里的新華路提質改造工程,先后打通卡脖路、斷頭路5條,完成新建道路5條、遺留道路2條。

    五年的奮進,刻進了時間的尺度里,也刻進了群眾的贊美與自豪里:“咱鄧州這路真是越修越好,尤其是新華路,跟那大城市一樣漂亮。”

    市住建局局長常吉朝告訴今日鄧州,新華路按照海綿城市的標準打造,在人行道鋪設透水環保磚,安裝雨污分流管網?,F在的新華路,柏油路烏黑油亮,隔離帶花紅草綠,兩側花壇綠樹掩映。

    5年時間,我市打通斷頭路11條,新建道路16條,新增道路32.5公里。改造主干道路6條、背街小巷54條,新增道路硬化面積45萬㎡。新建三賢路跨湍河大橋1座,拓寬加固市區10座危橋。改造人行道透水生態磚26萬㎡,修補老城區瀝青路面2.2萬㎡,水泥路面2000㎡,更換路沿石1360塊,劃設交通標志線6.4萬余米;完成16條主干道和59條背街小巷路燈安裝,對穰城路、中州大道、新華中路、南一環、南二環等道路路燈進行升級改造,確保亮燈率95%以上。

    在城區道路日新月異的變化里,勾畫新的鄧州,帶領城市走向更遠的未來。

    城市智慧不斷提升

    ◆數字化城管系統覆蓋城區38平方公里

    ◆共受理城市管理案件162285件,結案率98.63%

    ◆實現數字化管理與責任部門管理線上線下“一張網”

    ◆普查城市管理興趣點1萬余個

    1月27日10時56分,市數字化城市管理指揮中心接到31號信息采集員劉冰冰的上報問題:湍河南路與鴛鴦二路交叉口向南60米路西,路燈電門缺失。中心第一時間派遣至城管局路燈辦。14時47分,電門修復完閉,安全隱患消除。

    從發現問題到解決問題,僅用了3個多小時。這種城市管理的高效率,得益于數字城管系統的建立。

    自2017年數字化城管系統開始建設后,我市數字化城管系統覆蓋城區38平方公里(東至北京大道、西至杏山大道、南至工業大道、北至穰鄧大道),共劃分38個責任網格,普查城市管理興趣點1萬余個,事、部件15萬余個,制作了8公里實景影像數據。自建監控攝像頭30個,配備信息采集車3輛。實現城區全覆蓋、網格化精細管理。

    “暢通的信息傳達渠道,精準的網格化定位。如同給城市植入了‘大腦’,讓城市管理由粗放,逐步進入精細、高效,城市框架拉得再大,我們也能從容應對。”市城管局副局長冀小翼說。

    2015年《鄧州市總體城市設計》出臺,完成統籌城鄉發展實驗區、商務中心區、產業集聚區、鄧西湖等區域控規編制,我市進入城建高速發展期,數字化城管為城市空間急速拉大提供了強有力的智慧支撐。

    居住品質顯著改善

    ◆對老舊小區進行了全面摸底排查

    ◆一、二期涉及的40個小區4570戶已改造完畢

    ◆共涉及項目182個,惠及群眾戶數20319戶,建筑278棟,建筑總面積270.0981萬平方米,總投資額60957萬元

    “現在老人和孩子也有地方健身玩耍了,大家甭提多高興了。”在南陽幼師家屬院內,居民王先生指著小區內新建的游園,興奮地向今日鄧州講述老舊小區改造帶來的巨大變化。

    綠樹紅花掩映中,富有趣味的石子小路蜿蜒向古色古香的小涼亭,這個令小區居民喜出望外的精致游園,在2019年以前卻是一塊長滿雜草的泥地。

    2020年,省下達鄧州重點民生實事舊改項目2692戶、中央補助支持舊改項目鄧州涉及資金1185萬。我市統籌實際情況,分兩期實施,共改造40個小區4570戶。

    我市采取多項措施,持續推進老舊小區改造,建立了統籌推進制度,成立了由市委副書記任組長,市政府分管副市長任副組長,市發改、財政、住建等16個相關部門負責同志為成員的專項領導小組,全力以赴推進老舊小區改造。

    在南陽幼師家屬院,驚艷蛻變的不僅是泥地,嶄新明亮的電動車棚、粉刷一新的家屬樓和生動的文化墻,都成為靚麗的新風景。

    “十三五”期間,包括南陽幼師家屬院在內的老舊小區改造一期工程,我市共有17個小區2501戶全部改造完成。二期涉及的23個小區2069戶,也改造完成;另對于中央補助支持舊改項目鄧州涉及的4904萬資金,也已全部撥付到位。

    如今,《鄧州市“十四五”城鎮老舊小區改造規劃綱要》也已編制完成,并報省廳備案。共涉及項目182個,惠及群眾戶數20319戶,建筑278棟,建筑總面積270.0981萬平方米,總投資額60957萬元。

    未來,越來越多的老舊小區會像南陽幼師家屬院一樣,通過改造提升,提高小區居民的幸福指數,扮靚城市容顏。

    突破城市功能制約

    ◆建成17.6公里湍河濕地公園,新增綠化面積約98萬平方米,城市綠地率達到94.3%

    ◆綜合整治大洪渠、礓石河等12條河道,持續打造“外部連通、內部循環”的全域水系

    ◆平成門、突破口公園等古城復興項目開工建設

    ◆完成內城河清淤疏浚2.7公里,完成地下管網改造105.8公里

    “環境好了,花草樹木多了”“水也越來越多,還能見到許多叫不上名的水鳥”“平成門正在建設,老百貨大樓正在修復,未來的鄧州肯定會更美”……

    這些令市民叫好的變化,共同期許的未來,都讓人看到“十三五”期間我市城建的積蓄蛻變和向中心城市邁進的步伐。

    “十三五”期間,我市大力推進生態水美鄧州城建設,先后實施了引刁、引湍入城及鄧西湖、明珠湖建設工程,截流污水,布綠造景。建設17.6公里湍河濕地公園,實施大洪渠、礓石河等12條河道綜合整治工程,打造“外部連通、內部循環”的全域水系。不斷增加城市綠量,拓展綠色生態空間,新增綠化面積約98萬平方米,城市綠地率達到94.3%。

    在建設水綠鄧州同時,我市也按照海綿城市標準,構建完善地下管網,讓地上水綠與地下管網構成吸納雨洪的海綿體。完成內城河清淤疏浚2.7公里,新建改造污水管網105.8公里,清淤雨水井8900余個。人們驚喜地發現,三孔橋、一孔橋等橋下道路雨天再無積水。

    同時,古城復興與新區建設同步推進,古今“雙回”聯動守望,古老文明與現代新風,共同奏響向“中心城市”加速發展的新突破。

    放眼未來,鄧州正以非凡的智慧和廣闊的視野,奮力書寫新的篇章,一個兼具悠長古韻與時尚活力的新鄧州正向我們走來……

     

    分享到:
    国产激情高中生呻吟视频_欧美缴情站三五影院_4399韩国日本电影_亚洲春色CAMELTOE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