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re id="tqfhi"><label id="tqfhi"></label></pre>

  • <acronym id="tqfhi"><label id="tqfhi"><xmp id="tqfhi"></xmp></label></acronym>
    <track id="tqfhi"><ruby id="tqfhi"><menu id="tqfhi"></menu></ruby></track>

    我市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成效顯著

    2021-05-21 18:26:06 作者:劉 鈺 來源:
    分享到:

    全市15家學校圖書館納入分管制管理,圖書館進學校進機關,周大新、唐祖宣、孔相敬等一批鄧州名人相繼在家鄉建成獨具特色的個人圖書館,構建了我市鄉村圖書館+社會辦圖書館形成3+1模式……近日,今日鄧州從全市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推進會上獲悉,全市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取得顯著成效,市民群眾文化獲得感不斷增強。

    近年來,我市按照建設“文化大市、文化強市”的目標,堅持以保持全國文化先進市為抓手,實施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雙輪驅動戰略,抓硬件、促軟件,抓重點、與特色,全市公共文化事業呈現出蓬勃發展態勢。

    據悉,2020年我市市財政文化經費投入達到8501.9萬元,全市人均文化事業費47.2元;保障鄉鎮文化站不少于5萬元免費開放資金、村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不少于3000元活動經費。

    同時,市委市政府出臺了《關于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藝的實施意見》《關于加強全市民間文化藝術團體管理扶持的意見》《關于政府購買公共文化演出服務項目實施方案》等文件,市財政每年撥付200萬元文化基金,大力扶持文藝創作、惠民演出、文化創意等活動,重點扶持國家級非遺項目,推動職業、業余劇團送戲下鄉。

    據市文廣旅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在全市開展的惠民活動中,市政府核撥600萬元專項資金,重點扶持20余個有演出實力的劇團,全年演出了800余場。其中,我市精心排演的大型新編現代戲《丹水情》被南陽市南水北調干部學院定位教學劇目,每月定期演出4場次,并在我市城鄉演出。

    近年來,我市持續加大對文化設施建設的投入,有效地推進了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目前已建立了覆蓋城鄉、功能齊備的市、鄉、村三級文化服務網絡格局。

    在中心城區,建設有文化館、圖書館、博物館、科技館、老年人活動中心、工人俱樂部、編外雷鋒團展覽館、體育訓練館等大型公共場所,并建有“穰鄧書屋”5個智慧圖書館、2座24小時自助圖書館、60個圖書分館,安裝有7個電子圖書借閱機,湍北新區建成了155米央廣無線發射塔,標志著我市進入數字時代。

    在24個鄉鎮積極實施文化站提質建設,補充完善文化設備設施,確保“三室一廳一房”經常開展各類文化活動。同時,注重加強對農家書屋的統籌管理,及時補充更新農家書屋出版物,實現了農村、城市社區公共文化服務資源整合和互聯互通。

    在廣大農村扎實推進村(社區)綜合性文化中心,我市先后爭取4000余萬元,建成626個村(社區)綜合性文化中心、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基層服務點和農家書屋,全市廣播電視綜合覆蓋率達100%,實現應急廣播村村通和有線電視戶戶通。

    在此基礎上,我市還積極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惠民活動,形成了“周周有活動、月月有演出、節日有慶典、人人都參與”的生動局面。

    其中,在夏集鎮白塔村舉辦的2020年鄧州鄉村春晚——“福滿穰原 春滿鄉村”,榮獲“河南省優秀鄉村春晚組織獎”、舞蹈《盛世鼓韻》榮獲“河南省優秀鄉村春晚優秀節目”,市藝馨志愿藝術團榮獲“河南省優秀文化志愿服務組織”。尋找村寶——2020年河南省文化志愿服務鄉村行在桑莊、構林等10余個鄉鎮演出13場次,受益觀眾達2000人次,小楊營鎮木偶藝人楊建然、龍堰鄉鼓兒哼藝人楊保明被省文旅廳授予“百家村寶”稱號。

    據了解,2020年我市文旅項目招商引資1.35億元。市八里崗遺址考古公園建設項目、太子崗遺址保護及生態服務設施項目、鄧瓷歷史文化博物館建設項目、花洲書院游客服務中心建設項目已由省發改委推報國家發改委。鄧州廣電城區智慧服務綜合體基礎能力提升工程項目和融媒體中心建設項目,已呈報省財政廳項目評審組,融媒體中心項目4800萬元已撥付到位。

    分享到:
    国产激情高中生呻吟视频_欧美缴情站三五影院_4399韩国日本电影_亚洲春色CAMELTOE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