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州網訊 教育被稱為最重要的民生工程,辦人民群眾滿意的教育是全市教育事業不懈的追求。近年來,市委市政府全面實施“科教興鄧”戰略,堅持教育優先發展、率先突破,為教育事業創造了良好的發展環境,我市教育改革與發展站在了一個新的歷史起點上。
近日,今日鄧州采訪了市教體局黨組書記、局長馮明雨,回顧我市“十三五”期間教育成果,展望“十四五”時期教育迎來的機遇和重點工作。
補齊教育發展短板
“‘十三五’期間,我們著力補齊教育發展短板,學前三年毛入園率、普通高中毛入學率持續提升;學校管理成效顯著,素質教育全面推進,教育教學質量明顯提高;師資隊伍進一步加強,各項惠民政策全面落地落實,辦學條件明顯改善,實現了教育持續健康穩步發展。”馮明雨表示。
教育資源擴充取得突出成效。學前教育立足普及普惠,基本實現了全覆蓋,每個鄉鎮辦好1—2所公辦中心幼兒園工作基本完成。投資8.1億元實施了義務教育城鄉建設項目,2020年順利通過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縣國家評估認定。大力增加高中學位,去年元月份啟動了湍北高中建設項目,并于當年9月份順利實現了一年級開學招生,目前學校建設基本完成,教學特色明顯,管理日趨規范,發展勢頭良好。湍南高中于今年2月20日開工建設,今年9月能夠順利開學。注重高等教育品牌創建,南陽科技職業學院勝利揭牌并完成升專,學院擴建工程建設穩步推進,去年秋季招生622人,實現“開門紅”。
教師隊伍建設實現提質增效。教師補進明顯,建立健全了教師補進長效機制,2019年補進教師797人,2020年補進教師1004人,兩年補進的人數接近以前10年的總和;2021年教師補進工作正穩步推進,已經完成總任務的一半以上。典型引領有力,實施了名師、名校、名校長、優秀班主任“三名一優”戰略,開展了首屆鄧州市“三名一優”評選活動,市政府對名校進行了授牌,從2020年9月份開始給予名師、名校長、優秀班主任每人每月1000元的特殊津貼。待遇提升顯著。教師兩房建設提速,996套農村教師周轉宿舍已完工并交付使用,湍北鄉村教師保障房項目順利啟動。
質量是教育永恒的中心,群眾對教育的滿意度在教育質量方面反映最為明顯。馮明雨表示,“十三五”時期我市教育質量實現強勢突破,健全了推進高中內涵發展的機制體制。以創建名校為抓手,市一高中確立了學校發展規劃;其他高中也明確了各自的定位,確立了工作目標和特色化辦學路子,分層辦學、分層教學、特色發展的高中發展局面已初步形成。同時,不管是高考成績,還是小學初中教育實現了較大提升,各項成績均居南陽各縣市區前列。
積極面對機遇挑戰
“當前我市教育發展勢頭良好,教育工作再上新的臺階,但十四五期間也面對著機遇和挑戰。”馮明雨告訴今日鄧州,國家、省、南陽和我市高度重視教育發展,投入力度進一步加大;縣域治理“三起來”示范縣(市)等政策的實施,為我市教育帶來難得機遇;城鎮化、信息化進程加快,為教育快速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各方面的機遇都為推進我市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我市教育已步入加速發展的快車道。
市委市政府提出“十四五”期間,要始終把教育突破放在“一馬當先”的位置,堅持以高招一本進線率為“突破口”,由淺入深,由表及里,一步一個腳印地向高中教育、義務教育、學前教育、職業教育、鄉村教育等領域推進;要以落實“十六條”為“突破口”,由點到面、由此及彼,將教育突破的觸手向教師隊伍、基礎設施、校園周邊環境延伸。
馮明雨表示,為了落實市委的戰略部署,市教體局計劃聚焦質量提升一個核心,不斷夯實黨建引領、風險防控、隊伍鍛造三項保障。
全力提升教育質量。強化基礎教育“五項”管理,全面落實素質教育,五育并舉,提升育人質量。深入實施合作辦學,借鑒名校教育理念和經驗,大幅提高自身教學質量。
加快學?;A能力建設。繼續推進城鄉教育發展項目建設,努力改善辦學條件,提升辦學水平。加快實施城區新建、擴建和改建學校項目,逐步消除大班問題。完善職業教育人才培養體系,爭取高職辦學規模達到2500人以上。
強化教師隊伍建設。做好高中教師補進、幼兒教師招錄、高職教師引進工作,切實解決教師數量不足、質量不優問題。夯實學校黨建工作,發揮黨建引領作用,鍛造堅強有力的教育鐵軍。
著力解決教育熱點難點問題。進一步加強校園安全建設,提升校園安全教育管理水平。積極引導群眾正確對待校外輔導機構,做好學生課業負擔、家庭經濟負擔減負工作。
“教育是面向未來的事業,是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重要工程。我們將加強謀篇布局、統籌推進,圍繞解決好人民群眾急難愁盼的教育問題,全面推動各類教育高質量發展,深化教育評價改革,讓教育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群眾。”馮明雨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