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州網訊 “過去的五年,全市市場監管系統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和上級局的指導支持下,積極推動職能轉變,著力在增進民生福祉、滿足群眾期盼、推進服務便民上下功夫,推動各項工作落實。市場監管體制改革順利推進,市場監管各項業務初見成效。”市場監管局黨組書記、局長孔合理在總結“十三五”工作時說。
回顧“十三五”:抓實、抓細、抓落地
改革對任何領域來說,都不是一件容易事。市場監管改革更是全新的宏大事業,勢必困難重重、任務艱巨。但全面推行“最多跑一次”改革,持續激發市場監管改革活力,為經濟社會發展營造良好市場環境,是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市場監管工作重要論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最生動實踐。
“十三五”期間,該局克服重重困難,順利完成了市場監管體制改革,將工商、食藥、質監、物價、鹽業、知識產權等多個部門職能整合成一支隊伍,從物理融合走向化學整合,實現職能整合平穩過渡、工作開展平穩高效。該局在機構改革中,構建了宣傳教育、安全預防、科學監管、應急處置、責任落實“五個機制建設”,守住了食品、藥品、特種設備、工業產品質量“四大安全”底線,保障了群眾健康生命安全。
2020年新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市場監管工作面臨突如其來的嚴峻考驗。從農貿市場到商場超市,從餐飲單位到藥店診所,從工廠企業到工商個體,盡最大努力履職盡責。檢查生產流通,打擊囤積居奇,辦理投訴舉報,維護群眾利益,全力平抑物價,確保市場穩定,將市場監管領域基層疫情防控工作延伸到“最后一米”。
同時,根據市防控指揮部部署安排,積極開展聯防聯控,配合屬地鎮街和主管部門,加強對餐飲堂食及消殺、農貿市場防控措施、影劇院、網吧等娛樂場所關閉情況的巡查。
數據是改革成果最直觀、真實的展現。“十三五”期間,該局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不斷激發市場活力,企業登記全程電子化辦結占比達96%,行政審批事項全部入駐審批窗口,企業開辦時間壓縮至1個工作日,新登記各類市場主體47768家;提升了市場監管水平,共梳理市場監管權責清單416項,深入企業開展行政指導120場次,開展多種形式普法宣傳600場次,受眾30余萬人次,查處食品、藥品、特種設備等違法案件5312件,移交公安機關涉嫌刑事犯罪案件78起。實行12315“五線合一”,受理各類投訴電話接聽率100%、訴件分轉率100%、調解成功率96%、訴轉案率85%、訴求滿意率96%……各項工作舉措真正做到了抓實、抓細、抓落地。
謀劃“十四五”:提速、增效、強智能
談到“十四五”期間的工作謀劃,孔合理強調說,在新的快速變化的大環境下,市場監管領域的執法工作人員要做到最重要的一點是不斷學習的能力,加強基礎理論學習研究,理清市場監管內在邏輯和整體思路,這樣才能為一線實踐提供方向指導,才能真正實現理念融合、隊伍融合和業務融合,不斷放大融合效應。
孔合理表示,會持續推進市場監管改革創新。要進一步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落實好企業全生命周期“一件事”改革、“最多跑一次”改革向公共服務領域延伸擴面等工作。要突出重點領域監管,加快推進藥品、食品、特種設備等風險監測預警防控系統建設,將全面嚴守安全底線,確保食品、藥品、特種設備、工業產品質量“四大安全”底線,防范化解高風險主體重大風險隱患。要深入實施“質量強市”和知識產權戰略,著重培育一批品牌形象突出、質量水平一流、具有鄧州特色的現代企業和產業集群。
要深入探索“互聯網+監管”模式,實行“智慧監管”。加快構建現代化市場監管體系,積極推進行政執法監管平臺建設,搭建消費者查詢與政府監管、企業生產經營“三位一體”有機結合的可追溯平臺。做好監管數據的挖掘、分析和利用,推進市場監管信息化、智能化,創新新形勢下市場監管工作的方式方法。
“‘十四五’期間,我們會繼續把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激發出來的奮斗精神轉化成強大動力,堅持與改革同頻、與發展共振,強監管、保安全、促發展、塑形象,實現監管更實、執法更強、服務更優,各項工作穩步推進。”孔合理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