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州網訊 10月14日,《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方大會第十五次會議(COP15)第一階段會議生態文明論壇在云南昆明召開。會上,生態環境部對第五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代表進行了表彰授牌。我市一二三產融合發展試驗區被授予“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
市委書記金浩,市委常委、組織部長馬俊宏作為嘉賓參加了表彰活動。金浩代表鄧州市領取榮譽。
近年來,我市深入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大力推進生態示范市和“兩山”基地創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空氣質量位居全省、南陽市前列,出境水斷面水質持續提升,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區域環境質量持續向好,一個天藍地綠水清的美麗鄧州鑲嵌在丹水湖畔。
我市一二三產融合發展試驗區包括十林、張村、文渠3個建制鎮,74個行政村,367個自然村。試驗區組織實施一系列建設工程,堰子河小流域生態修復治理、湍河與張崗水庫灌區水系連通、南水北調原取土區復墾形成千畝蓮魚荷塘、盛達智慧農業示范園、3000畝獼猴桃種植基地、萬畝艾草和中藥材種植基地、村屯四旁植綠增綠、千畝國儲林和經濟林、鄧十畫廊油菜花海等特色種植,香麻油和黃酒傳統加工等等,打造了集生態農業、林果花卉、生態旅游、采摘體驗、休閑觀光、科普宣教于一體的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
試驗區以河道生態治理和水系連通,改善基本生產條件,實現“綠水青山”的保值增值;以創新土地“三權分置”流轉模式,適度集中土地規模經營,實現規模效益,帶動周邊群眾增收;以吸引社會資本為主體,發展現代智慧農業,再造一座金山銀山;以一二三產融合發展,實現加工轉化和生態旅游,拓寬群眾致富渠道。試驗區形成了“一條河潤澤一方寶地”的綠水青山景象,建成了“一個園生出一座金山”的生態產業園,打造了“一個村頭頂一串光環”的生態旅游村。
據了解,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是深入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重要平臺和載體。自2017年以來,中國生態環境部命名了共362個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和136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這些地區在改善生態環境質量、推動綠色發展轉型以及落實生態文明體制改革任務等方面走在全國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