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州網訊 市國有資產控股運營集團有限公司(簡稱國控集團)是我市規模最大的投資主體、融資平臺和經營實體,是丹江口庫區區域內重要的城市運營商、公用事業服務商、國有資本運營商,為全市和其他城市建設、經營提供開發建設服務。
自2016年成立以來,國控集團認真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市場化轉型的戰略決策,堅定不移走市場化發展道路,在推動轉型升級、組織變革、建立市場化經營機制等方面大膽探索,并取得了積極成效。
這些成效的取得都離不開一個人,他就是國控集團董事長兼總經理王守東。
5年前,王守東臨危受命,以發展者、運營者、改革者的身份來到國控集團。
面對新領域、新挑戰,怎么辦?
“打退堂鼓不是我的性格,開弓沒有回頭箭。”回憶起到國控集團上任時的情景,王守東動情地說。
經過摸底調研,王守東組建現代企業管理架構,社會化招聘各類專業人才,加強經營管理,建立健全“投、融、建、管、還”五位一體的運營模式,著力實現“會管錢”“會融錢”“會花錢”“會還錢”的“四會”管理要求。公司逐步建立了“母公司+全資子公司+SPV項目公司”的運營管理模式,同時參股鄧州城發、昌平農業、康碩智能制造等13家公司。
在全市重點項目建設中,國控集團承擔了團結中路歷史街區提升改造項目、穰東服裝產業園項目、農村教師保障性住房(湍北師苑)項目等一系列全市重點項目的建設或資金保障任務。
“錢從哪里來?”成為王守東最為操心的事。
周二到國開行申報陳灣區域城市更新項目;
周三與河南豫資集團洽談鄧州發債5億相關事宜;
周四與省土投洽談合作事宜;
……
“我現在滿腦子都是‘錢’,每天都在想如何融資和資金運作。”王守東這樣調侃自己,“目前,我們主要以國開行和農發行政策性銀行項目貸款為主,銀行流資貸款補充,提高中長期貸款資金占比,直接融資與間接融資相結合,增強短期償債能力,實現公司債務結構優化,滿足項目建設和經營發展需要。今年以來,已完成融資授信19.33億元,資金到位10.64億元。其中新增政策性銀行項目貸款授信11億元,流動資金貸款4.7億元,存量項目最新發放貸款3.63億元。2017年以來,累計完成貸款授信59.2億元。”
同時,國控集團創新融資工具,于2019年11月啟動發債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指導和市直相關單位的配合下,今年9月18日,國控集團2021年非公開公司債券(第一期)發行簿記完成,首次成功登陸債券資本市場,金額5億元,其中3年期3億,2年期2億。
據了解,國控集團是南陽地區繼南陽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西峽縣財和產業集聚區投資有限公司后,第3家成功發行公司債的公司。本次發行結果是我市債券發行的破冰之旅,對進一步推進經濟高質量具有重要而積極的意義。
集團還充分利用發債和各類融資資金,合規介入并開展收益性較強的項目開發建設、代建公益性項目。通過參與施工總承包或勞務分包,努力開拓項目管理、投資、建筑施工、公共基礎設施代建等方面業務,在項目開發、融資和投資、建設施工、建材供應等方面形成完整的產業鏈條,增強整體商業運營模式的盈利能力和投融資能力,使國控集團成為業務鏈條完整、能夠獨立運營、能承擔重大項目建設、投融資能力強的國有資本經營公司。目前,國控集團擁有三級以上資質施工企業3家,累計簽訂施工合同16億元,累計簽訂建材供應合同1億元,累計利稅總額1.7億元。
“一個企業生存不能只靠借和貸,如何把國有企業做大做強,為地方財政貢獻更多力量?”今日鄧州問。
“必須走市場化運營道路。”王守東堅定地說,“這是實現國有資本保值增值,提高國有經濟競爭力,放大國有資本功能的必由之路。”
王守東介紹,國控集團按照市場化經營,服務城市建設,拓展經營性業務,形成了城市運營、公共事業、國有資本運營三大板塊業務。國控集團致力于建設領域內供水、污水處理、道路修建、棚戶區改造、片區開發等,為我市打造全方位、現代化城市夯實基礎。積極參與公共事業項目建設,開展城鄉教育均衡達標、城區新建學校等教育基礎設施建設,干線公路、縣鄉道和市政道路等交通建設,以及10萬畝國家儲備林、高鐵片區客運站、下穿二廣高速公路等重大在建和新建項目。對內進行市屬國有企業股權和資產整合,對外投資昌平農業、康碩智能制造、國控鴻發無紡布等產業,建立穰源養殖業、浦銀教育等基金,對各類產業進行引導培育。目前,國控集團參與建設市重點項目10個,項目總投資合計74.05億元,累計完成投資19.97億元。
新時代,新征程,再出發。王守東說:“我們將不斷深化公司治理改革,大力推進創新發展,有效防控金融風險,切實增強綜合服務能力,努力成為具有優勢專業、優質治理、優秀人才的現代綜合城市服務集團,為建設美麗幸福城市添磚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