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州網訊 如果說司法是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最后一道防線,那么,執行就是這道防線上的最重要的一環。讓判決得到切實的執行,這是司法為民的內在要求和生動體現,為了解決困擾司法的執行難問題,打通公平正義的“最后一公里”,市人民法院執行局的干警們一直奮戰在攻克“執行難”的路上,讓“老賴”無處遁形。
踏破“鐵鞋”化糾紛
當城市剛剛蘇醒,大多數人仍在睡夢中,人民法院的執行干警已經在執行的路上。與被執行人斗智斗勇,因人施策,因案出招,是執行人的必備修煉手冊。
“我的錢遲遲要不回來,是不是你不上心?”
“你們每天是不是只顧著在辦公室開會,就沒出去給我要錢?” “打電話又不接,是不是在故意躲著我?”
……
“只要沒拿到錢,有的申請人就會認為執行干警沒有盡責,凌晨打執行人員電話,深夜也打執行人員電話,只要執行人員沒接,惡毒的語言攻擊,如復讀機式的糾纏,不顧客觀事實的投訴便會接踵而至。”市人民法院執行局負責人劉劍說:“所有的誤會,都源自溝通不暢。我對執行團隊提出的要求是對每一執行案件的當事人電話、短信,都必須做到及時回復,保證交流順暢。”
執行工作五味雜陳。接電話、回信息、跑現場,去被執行家中做工作,出具法律文書,接待當事人……這是每一個執行干警的工作日常。每一次執行背后,都是干警們挑燈夜戰的查找線索、認真細致的研討案情、竭盡全力的維護當事人權益,每天都是奔走在捍衛司法權威,守護勝訴人合法權益的道路上。
從“雷霆行動”到“決戰執行難”的專項行動,執行干警們不畏風雨、不畏嚴寒、敢于涉險灘、敢于啃“硬骨頭”,攻堅執行,在“切實解決執行難”的路上斗志昂揚。
創新方法促執行
“執行難,難執行”,歷來都是困擾法官和當事人的“口頭禪”。執行過程中,被執行人的情況各有不同,執行干警也是十八般武藝,孫子兵法輪番上陣。
為盡最大可能實現申請人的債權,執行干警窮盡各種執行措施查找被執行人的銀行存款、房產、車輛、債權等一切財產狀況;采取凌晨行動、節假日行動;限制被執行人高消費、出入境;對涉嫌拒執犯罪的逐一移送公安機關,形成打擊一個,震懾一片的社會效果。
今年涉嫌拒執犯罪案件已立案3人,逮捕1人,判決1人;通過微信公眾號、電視、報紙等各類平臺,不間斷地公布失信被執行人的信息,讓失信被執行人晾曬于親友及公眾面前,讓其無處遁形。
近年來,執行局積極推進執行工作數字化轉型,實現執行模式新跨越。應用“執行指揮應急調度服務平臺”,將執行辦案、執行管理、執行聯動、執行公開等各項工作統一納入平臺,打通內網外數據交互,實現內外互聯互通;利用“智慧執行”工作臺助力執行辦案,極大地提高了執行取證留痕的效率。堅持執行信息化、集中執行常態化、執行規范化同向發力,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和決戰決勝的信念確保如期打贏“切實解決執行難”這場硬仗。
服務大局保民生
為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全力保障市委中心工作,保障人民群眾根本利益,執行局對涉營商環境、金融、民生等重點案件,部署專班執行團隊專門對接,開辟綠色通道,確保執行快速到位;集中開展涉民生案件集中執行行動,保障農民工合法權益;在涉及勞動爭議、工傷的民生案件中,執行團隊的干警為了解決群眾困難,對一些生活不便的當事人,常常主動上門,把執行款送到當事人手上,鄉間的小板凳、工地上的水泥板,是他們最常用的辦公桌。
執行干警本著強制執行與善意文明執行相結合的理念,對當事人數十次的耐心疏導和法律釋疑,及時化解了潛在的社會矛盾,促進社會的和諧穩定。用雙腳打通司法便民的最后一公里,用實際行動向老百姓傳遞著司法的溫度。
今年以來,共受理執行案件5436件,結案4234件,執結率77.89%,執行到位金額30657.09萬元。涉民生案件,共受理438件,結案342件,執行到位918.26萬元;涉營商環境案件,共受理563件,結案472件,執行到位6335.69萬元;今年共開展集中執行行動12次,拘留320余人次,拘傳760余人次,列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庫2423人次,限制高消費3847人次,對外公布失信人員名單114人次。
“凌晨深夜的圍追堵截,雷厲風行的強制執行,風塵仆仆的送達,所有的執行成果,都是執行團隊一起經歷,共同奮斗的戰績。正是因為執行干警夜以繼日的付出,一件件‘硬骨頭’案件才得到解決,也使越來越多申請人的權益得到保障。”劉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