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英能回來,是我們的福氣!”在鄧州市十林鎮習營村,提起村支書習海英,村民們贊不絕口。他究竟有什么魅力,贏得村民們如此高的贊譽?2021年12月14日,記者來到習營村一探究竟。
“有委屈我給你解決”
“老天爺來了也不行,誰也別想占我的宅基地。”村民張敬月跳腳大吼,攔著修路的施工隊,一副要拼命的架勢。
“這事兒只有海英能解決。”2013年村里進行美麗鄉村建設,在南陽做生意的習海英被邀請回村擔任協調員,這半年時間,習海英化解矛盾糾紛30多起,一有問題,村民首先去找習海英。
“敬月,你是我最敬重的老大哥,你有啥委屈,我給你解決。”看著習海英遞煙、賠笑、搬凳子,張敬月態度稍稍緩和:“修路我舉雙手贊成,就是別占我的宅基地。”
“等咱村路修好了,你家門前是馬路,出門是公園,你小孫女在城里人都羨慕的環境里長大,這多好……”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習海英句句話暖到張敬月的心坎兒上,大太陽底下苦勸倆小時,張敬月轉怒為喜:“今黑兒一定到我家喝一杯,我這就回去拾掇幾個菜。”
“化解矛盾沒啥訣竅,把鄉親放在心里,在把握好原則基礎上,多為他們考慮。”習海英說,鄉親們樸實重情義,很多時候爭的不是理兒,是個情。
2014年村“兩委”換屆,習海英高票當選村支部書記。同時,美麗鄉村建設也如期完工,灰墻黛瓦,綠樹紅花間,清晰地顯露出堰子河和伏牛山共同孕育的獨特氣質。隨后,在習海英的帶領下,又從鄉村生態涵養、休閑觀光、文化體驗等多個維度,豐富習營村的秀美內涵,讓該村成為城鄉居民享受好山好水好風光的首選,并入選2020年中國美麗休閑鄉村。
“文明新風吹進百姓心里”
能不能從根源上減少矛盾?習海英陷入沉思。“干部帶頭吃虧,才能帶出和諧好風氣。”習海英認準一個理兒,“一定要讓文明新風吹進百姓心里。”
“椿樹倒路上了,我三輪車過不去!”“輪椅到了,沒人去幫我領。”村民們一句話,習海英和村干部們就秒變“木工”“教師”“快遞小哥”,奔走在為村民們服務的路上。
在習海英和村干部們的帶動下,村民幫忙撿拾垃圾,清掃衛生。村里掀起文明新風。截至目前,共評選出“好媳婦”85人,“好婆婆”78人,“文明家庭”125戶,文明鄉風吹遍秀美習營。習營村也喜獲“河南省先進基層黨組織”“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等榮譽稱號。
“把日子過瓷實”
“海英真是膽大包天!”敢動員把全村1000畝土地流轉出去,還要簽25年合同,村民們震驚不已。習海英卻只有一個感覺:“機會難得!咱村不能光是景美,還要發展產業,把日子過瓷實。”
“海英書記是唯一同意幫忙流轉土地的。”有機獼猴桃基地董事長吳杰介紹,2016年秋,他到十林鎮流轉土地,種植有機獼猴桃,聯系了很多村,有的直接拒絕,有的說土地流轉工作做不下來。
此時,孟樓鎮土地三權分置改革才剛剛開始,許多村民連土地流轉這個詞都沒聽說過,更沒種植過獼猴桃。
與吳杰面談后,習海英迅速行動。村干部分兩個組,一組調查村民意向、一組調研有機獼猴桃的發展前景。習海英報告十林鎮政府后,跟鎮上的干部一起到南陽考察吳杰的企業。
習海英認為真誠服務企業,也不能虧了鄉親們,這些都是好地,一簽就是25年,還要充分考慮以后經濟發展地價上漲的問題。最后,習海英把地價從當時的400元一畝談到900元,并且要求用工優先本村村民。
“三顧茅廬”、算經濟賬,習海英帶著村干部們想盡各種辦法,歷時3個月,終于取得全體村民同意。
2017年,村民習明提的老伴兒去獼猴桃基地務工,自己在村里當環衛工人,2畝地流轉費1800元,一年收入2萬多元,老兩口喜上眉梢。
有機獼猴桃產業的順利發展,讓人們看到了習營村支持特色農業發展的決心和努力。越來越多的新農人和企業前來規?;N植糧食、月季、香梨、草莓等產品。如今,160余名村民就近務工,全村就近務工收入200多萬元。
隨后,習營村又抓住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試驗區的機遇,推動獼猴桃等產業向三產融合方向縱深發展。如今,獼猴桃科普文化觀光長廊已經建立,獼猴桃汁加工廠已建設完畢,預計明年2月份投產。各項特色農業也在此帶動下,風生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