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州網訊 2022年是黨的二十大召開之年,也是實施“十四五”規劃的關鍵之年,高集鎮如何更好地攻堅克難,奮勇爭先,助推我市中等城市、丹江口庫區現代化區域中心城市、南陽副中心城市建設?如何不斷推進各項工作走深走實走細?近日,今日鄧州就此采訪了高集鎮黨委書記陳峰。
陳峰表示,作為鄧西南生態特色農業鄉鎮,高集鎮全面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利用現有基礎和優勢,立足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錨定“一抓三突破”工作部署不放松,按照“項目為王,培育特色,關注民生,安全穩定”的發展思路,堅持把改善民生、服務群眾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全力打造綠色、富裕、美麗的新時代新高集,確保經濟發展、項目招引、全域美麗、民生事項等各項工作取得扎實成效。
一是堅持“項目為王”,推動高質量發展出新出彩。堅定不移抓招商上項目,把服務項目作為一項政治責任,加速推進旗牌王服裝生產基地、10MW柔性砷化鎵薄膜太陽能電池智能制造成套裝備和總投資2億元的4萬噸辣菜生產項目落地。著力優化營商環境,以“保姆式”的態度和“店小二”的熱情,保障、服務到位,抓好落地項目的開工建設,推進正在洽談項目的早日落地,確保洽談項目早簽約、簽約項目早投產,投產項目早達效。同時,力爭每年引進億元項目2個,5000萬元以上項目3個,5000萬元以下項目5個。協調解決重點項目建設困難和問題,抓好南二環至永安段新修道路、衛生院康養綜合樓、張營小學、南渠高速高集段10公里、引丹干渠鄧十線供水等建設項目落地,以項目建設帶動投資增長。
二是堅持“產業為要”,推進鄉村振興提速提質。聚力發展現代高效農業,推進煙葉生產提質增量,積極培育白芷、藏紅花、金銀花等特色中草藥產業。大力培育新型經營主體,樹立品牌意識,支持將楚豫香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建成集科研、養殖、文旅為一體的現代農業示范基地,力爭楚豫香小龍蝦、有機稻通過省綠色食品認證。立足區位優勢、生態優勢、人文優勢,在“東菜、西煙、南水產、北林果”的產業布局基礎上,圍繞張溝水庫和馳誠駕校等,以點連線、以線帶面,做好特色生態文旅大文章。依托張溝水庫蓄水后2400余畝水面,建設鄧州市生態漁業養殖基地,拓展漁業生產、生活、生態功能,拉動旅游觀光、餐飲、加工、儲藏等相關產業發展,實現較大的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帶動高集鎮及周邊實現一二三產融合發展。
三是堅持“民生為本”,鋪就幸福生活溫意暖意。緊盯“全域美麗”目標,深入開展人居環境整治,在沿重點道路干線打造3至5個特色村、亮點村基礎上,按照“連點成線、拓線成面、突出特色、整體推進”的治理思路,高標準提升改造,確保從“一處美”到“一片美”,從“一時美”到“持續美”。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繼續強化“四個不摘”,保持現有幫扶政策、資金支持、幫扶力量總體穩定。開展集鎮環境綜合整治活動,扎實推進集鎮建設和管理工作,積極完善功能配套,進一步提升駐地形象。守牢疫情防控“底線”,強化疫情常態化防控,實施差異化的精準管控,因時因勢調整完善疫情防控機制,壓實工作責任。架好民生事業的“高線”,針對養老、醫療、教育等領域存在的問題,及時研究癥結,積極爭取資金,盡快補足短板,真正實現老有所依、病有所醫、學有所教。
四是堅持“穩定為基”,實現基層治理有力有效。把握大局穩定的“主線”,深入開展平安鄉鎮、平安村莊創建活動,組織發動群眾積極參與掃黑除惡專項斗爭,依法嚴厲打擊農村黃賭毒。保持“雪亮工程”穩定高效運行,規范化提升治安巡邏隊,強化力量,織密“防控網”。及時防范化解鄰里糾紛、婚姻糾紛、交通事故、贍養老人等各類矛盾糾紛,減少“民轉刑”,持續推進人民群眾安全感和政法隊伍滿意度雙提升。進一步夯實基層組織基礎,擰緊“安全閥”,嚴格執行村級重大事項“四議兩公開”、村民代表會議等民主管理制度,強化“小微權力”監督制約。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全面加強隱患排查整治和應急管理隊伍建設,抓好重點行業領域專項治理,堅決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發生。完善應急預案體系,加強應急演練,提高公共突發事件應急處置能力。
陳峰表示,下一步,高集鎮將認真學習貫徹落實市第十四次黨代會、市委十四屆二次全會暨市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持續深化“觀念能力作風建設年”活動,扎實落實“13710”工作制度,切實擔當作為,苦干實干,將思想認識、行動步調、落實標準統一到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上來,以堅韌不拔的意志、勇立潮頭的自信、走在前列的追求,知重負重、乘勢而上、奮發前行,為鄧州一體推進中等城市、丹江口庫區現代化區域中心城市建設貢獻高集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