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州網訊 說起水泥廠,大家往往有這樣的印象:灰塵滿天飛,濃煙處處有,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
而在鄧州中聯水泥有限公司,卻看到這樣的景象:廠區內樹木郁郁蔥蔥,柏油路寬闊整潔,綠樹紅花與設備交相呼應,美麗花園與現代廠區完美融合,“我們生產凝聚力”的黨建標語格外醒目,宛如步入一個恬靜怡人的大花園,目光所及,凈如景區。
成立于2007年4月的鄧州中聯水泥有限公司依托杏山優質礦石資源,秉承“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努力開創高質量黨建引領企業高質量發展之路,實現經濟和社會效益的最大化。鄧州中聯水泥的發展壯大離不開公司的領頭雁——焦馗。
黨建引領 凝聚發展合力
“堅持黨的領導,是高質量發展的根本保證,為企業做強做優做大指明了方向。”焦馗說,黨建工作做細了就是凝聚力,做強了就是競爭力,做好了就是生產力,做實了就是創新力,做久了就是生命力。
焦馗嚴格按照集團黨建工作部署,提出了圍繞生產經營抓黨建、抓好黨建促進企業發展的工作思路,積極探索黨建與治理管理深度結合、黨建與生產經營深度結合、黨建與企業文化深度結合、黨建與廉潔從業深度結合的“四個結合”,構建黨建工作與生產經營深度融合機制,不斷向企業一線輸送“紅色動力”,把黨建工作成效轉化為企業發展優勢。
公司成立了5個黨支部,91名黨員就是91面旗幟,在自己的崗位上亮身份、當先鋒、作表率。定期規范召開黨委會,嚴格執行“三重一大”研究前置程序,結合企業實際,將黨建與生產經營工作同部署同落實同考核,以黨建“紅心”鑄企業“匠心”,積極開展“創先爭優”“崗位創效益”等主題活動,黨員大會、支委會、主題黨日活動等黨建活動開展得有聲有色。
2021年6月,鄧州中聯水泥有限公司黨委被中共河南省委授予“河南省先進基層黨組織”稱號。
延鏈補鏈 加快轉型升級
焦馗接手鄧州中聯水泥時,公司處于平穩發展期,業務只有水泥一項。2015年,由于市場疲軟等大環境影響,公司的業務量由每年的130萬噸下降至100萬噸。
困則思變。焦馗認真踐行中國建材集團“水泥+”一體化發展之路,全力打造水泥、商混、骨料、制品、建筑垃圾處置、綠色物流六位一體的全產業鏈發展模式。
變則通達。2020年7月,商混順利竣工投產,產業鏈條初步形成“水泥+骨料+機制砂+商混”經營模式。商混投產后累計創造凈利500余萬元。2021年7月,廢棄石灰石綜合利用項目(二期)運營投產,2022年4月,廢渣篩分項目運營投產,為企業注入了新的利潤血液。
在經營建設中,焦馗始終堅持綠色環保發展理念,廣泛開展各生產工序節能、降耗、減排等方面的創新,公司環保投入資金累計超2億元,海營商混站被河南省生態環境廳評定為鄧州市唯一一家績效引領商混站,先后通過了第三輪清潔生產初審評估和驗收、超低排放驗收、省級綠色礦山、綠色工廠評估達標驗收和海營廠區績效分級分別被評定為引領性企業。2021年,鄧州中聯被評為省級綠色工廠,實現了我市綠色工廠的零突破。
目前,該公司擁有熟料生產廠區、杏山粉磨廠區、海營粉磨廠區、骨料生產廠區、新野分公司廠區等五個廠區,年產水泥280萬噸、骨料500萬噸、機制砂130萬噸、商混240萬方,年產值可達10億余元。
熱心公益 勇擔社會責任
中聯水泥在發展中始終不忘自己肩負的社會使命和責任,積極投身于社會公益事業,感恩社會、回報桑梓。
該公司自2020年疫情以來捐贈防疫物資約20余萬元;2021年爭取185萬元專項基金,用于杏山旅游管理區韓營村新農村項目建設;先后投入30萬元項目資金,對彭橋鎮和杏山旅游管理區進行項目幫扶,使100余戶貧困戶提前脫貧摘帽。
近七年來,該公司累計納稅4億多元,拉動衍生產業就業4000余人;連續10年開展“金秋助學”活動,累計資助60余萬元,幫助困難大學生100余人圓了大學夢想;積極開展公益捐贈活動,先后向杏山旅游管理區、彭橋鎮等地累計捐贈總價值約36萬元的水泥、砂石,助力美麗鄉村建設。
“我們將認真貫徹落實市委書記、市長鄧俊峰在工業大會上提出的健全產業鏈的要求,發展裝備式建筑、智慧物流等產業,著手建材全產業鏈發展,全力延鏈補鏈,為我市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作出貢獻。”焦馗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