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re id="tqfhi"><label id="tqfhi"></label></pre>

  • <acronym id="tqfhi"><label id="tqfhi"><xmp id="tqfhi"></xmp></label></acronym>
    <track id="tqfhi"><ruby id="tqfhi"><menu id="tqfhi"></menu></ruby></track>

    一泓碧水京鄧情——南水北調京鄧協作工作綜述

    2022-05-16 10:00:45 作者:劉浩博 南水北調對口協作中心 馮晉輝 史 昭 來源:
    分享到:

    鄧州網訊 2021年5月1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南陽市主持召開推進南水北調后續工程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發表重要講話,指出南水北調工程事關戰略全局、事關長遠發展、事關人民福祉。

    殷殷關懷,暖人心田;諄諄囑托,催人奮進。

    時間回溯到2014年12月12日下午14時32分,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通水,沿線省市超7900萬人受益。

    高維度構建協作框架

    為保障一庫清水北送,促進水源區保水質、強民生、促轉型,從根本上筑牢丹江水生態屏障,國家開展了受水區與水源區對口協作工作。

    2013年5月,國務院正式批復《丹江口庫區及上游地區對口協作方案》,明確北京市與河南、湖北兩省建立對口協作關系;2014年5月,《北京市南水北調對口協作工作實施方案》出臺,北京市西城區和鄧州市確定協作關系;同年11月,《北京市西城區·河南省鄧州市對口協作框架協議》簽訂,對口協作工作正式啟動,雙方在生態保護、精準扶貧、經貿交流、人力資源開發、公共服務能力提升等方面進行了全面合作。

    對口協作以來,北京市和西城區領導及相關部門領導多次到鄧州考察指導工作。我市領導也多次到北京市和西城區進行對接和項目洽談。

    2021年6月,國家發改委和水利部聯合下發了《關于推進丹江口庫區及上游地區對口協作工作的通知》,根據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運行和水源區發展需要,丹江口庫區及上游地區對口協作期限延長至2035年。同年7月,我市與北京西城區采取線上簽約的形式,簽訂新一輪《北京市西城區—河南省鄧州市南水北調對口協作框架協議》,為“十四五”期間京鄧合作邁向更寬領域、更深層次奠定基礎。

    高質量引進龍頭項目

    “今年,我市積極與北京對接,申請城區一初中擴建、國家雜交小麥產業化(鄧州)基地育種實驗室、鄧州市水源地生態廊道建設項目,目前已進入獲批階段。”市南水北調對口協作中心副主任郭從衛介紹。

    自2014年京鄧協作以來,我市共申請并獲批項目66個,總投資16.62億元,使用對口協作資金3.28億元,其中西城區直接支持資金4000萬元。

    初夏時節,微風吹拂。邁入國家雜交小麥產業化(鄧州)基地,麥浪起伏,顆粒飽滿,一派即將豐收的喜人景象。

    2017年3月8日,鄧州市政府和北京市農林科學院簽署《關于建設雜交小麥產業化基地的合作協議》,該基地主要開展雜交小麥品種創制、規?;咝ХN子生產、雜交小麥示范推廣與產業化等內容。

    “我基地2018年開展雜交小麥規?;N子生產以來,畝產量連年突破300公斤,處于國際領先水平。”項目負責人表示。

    位于我市產業集聚區的康碩(河南)智能制造有限公司成立也是這樣的高科技的企業。該公司建設于2018年7月,是京豫對口協作重點項目、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公司擁有多條工業級增材制造生產系統、快速樣件制造生產線,形成以增材、等材、減材制造及檢驗檢測為一體的綜合性智能制造基地。項目共分三期。目前,占地30畝的二期項目已投產,帶動周邊配套產業產值達數億元。

    十林鎮的鄧州市現代農業產業園的獼猴桃基地,作為京鄧對口協作項目,投資1200萬元,儲存鮮果能力為1000噸,目前正進行獼猴桃汁生產線建設,項目帶動該鎮28個村100余名脫貧戶就業。

    北京西城區4000萬援建的鄧州市一水廠,為城區15萬市民安全飲水提供了堅實保障;援建的北京路學校,有效緩解了周邊學生入小學、初中難的問題。

    高頻次進行交流活動

    對口協作以來,京鄧雙方快速搭建協作平臺,協作領域持續拓展,成效顯著。

    “去年8月,作為北京同仁堂來鄧掛職干部,我看到鄧州悠久的中醫藥文化,又是張仲景故里,一定要宣傳推介好鄧州,并把北京的優勢資源引進來。”鄧州市委常委、副市長杜瑩潔表示。

    近幾年,兩地互派黨政領導干部雙向交流掛職七批24人次,培養鍛煉了一批黨政管理人才;我市實施“百名人才培養計劃”,選派干部、專業技術人員四批116人到西城區對口部門掛職鍛煉;選拔醫療衛生骨干六批220余人,到北京醫療機構學習管理經驗和先進醫療技術;選拔校長、骨干教師七批500余人到北京跟崗學習。同時舉辦京鄧協作各類專業技術人才培訓班培訓379人次。北京多家高校專家來到我市,開展教育對口協作培訓。

    “2020年7月,我被選派到西城區掛職,掛職單位超前的工作理念,工作人員認真細致的工作態度,敬業奉獻的精神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羅莊鎮綜治辦主任習明克回憶說。

    2018年以來,兩地醫療、教育部門簽訂了多項合作協議并落實到位,為我市發展增添了人才儲備。

    “2015年,我被選派到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復興醫院進修學習,目前我院婦科宮腔鏡中心成為醫院品牌科室,宮腔鏡診治水平走在同級醫院前列。”中心醫院婦科主任穆娜從學習中提升了醫技。

    鄧州美食,香飄京城。優質農產品進京展銷推介是對口協作的一項重要任務,在西城區“雙創”中心,常年銷售我市名優產品50余個品種。2015—2021年,我市連續七年在北京舉辦名優產品進京展銷和雙創中心消費扶貧展銷活動,累計組織37家企業113個品種展示展銷;鄧州黃酒、紅薯粉條、小磨油等農產品,受到北京消費者的追捧。我市還與西城區北京菜籃子聯合會、健康網全國名優特產中心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為農產品入京推介銷售起到了巨大作用。

    一泓碧水京鄧情,京鄧合作一家親。

    “我們時刻牢記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南水北調工程的重要講話和指示精神,進一步提升政治站位,強化責任擔當,積極落實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主動作為、加強協調,在水質環境保護,項目建設、招商引資等方面著力推進,為京鄧合作邁向更寬領域、更深層次作出應有貢獻。”市政府黨組成員、南水北調對口協作中心黨組書記陳志超如是說。

    分享到:
    国产激情高中生呻吟视频_欧美缴情站三五影院_4399韩国日本电影_亚洲春色CAMELTOE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