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州網訊 她是大山里飛出的“金鳳凰”,學業有成后又義無反顧投身大山的懷抱;她是山娃娃們的“雞媽媽”,用愛心、責任呵護著這群山區留守娃娃;她是教學創新的躬耕者,在語文教學中細挖深耕,探究出了一條學生習作的創新之路。她就是杏山旅游管理區張崗小學教師朱麗麗。
朱麗麗畢業于洛陽師范學院,2014年8月參加工作,至今一直在杏山旅游管理區張崗小學任教,擔任小學六年級語文、英語和道德與法治教學,兼任班主任,先后被評為河南省中小學幼兒園骨干教師,鄧州市首屆優秀班主任,鄧州市教學標兵。
因愛而堅守
山區走出的優秀教師
2014年8月,朱麗麗被招錄為特崗教師后主動找到負責分配的老師,請求回到我市最偏遠的杏山旅游管理區任教。
杏山旅游管理區位于豫鄂交界處,交通不便,距離最近的集鎮也有二十多里。有人問她為什么選擇這里,她靦腆地說:“我是山里出來的,自己的經歷讓我體會到了山里娃上學不容易,山區教育需要年輕教師,要是大家都不來,山里娃們咋辦?”
在張崗小學,朱麗麗一干就是八年。八年中,她從一個名不見經傳的特崗教師,逐步成長為杏山旅游管理區語文學科的帶頭人、鄧州市教學標兵、河南省骨干教師。在她的悉心教導下,多名學生以優異成績考入市一高中、二高中就讀,有的已跨入名牌大學的校門。
因愛而用情
山娃娃們的“雞媽媽”
任教八年來,朱麗麗一直擔任班主任工作,對待每一位學生,她不僅用心用情,更是傾注了全部的愛。
對于特殊體質的學生,她悉心關照。學生劉某患有先天性心臟病,盡管已經讀六年級了,但他身高只有一米二,因為常年患病,還不到手術最佳時間,常年體質虛弱,身體單薄,總是嘴唇青紫。開學之初,她就打電話給在外務工的劉某父親了解情況,詳細詢問了相關注意事項。有一天下課,她發現劉某趴在桌子上,臉色蒼白,一問他才知道由于早上走得急,忘了吃藥,朱麗麗一邊安慰他,一邊給他爺爺打電話,讓把藥送來,并安排劉某先躺在自己的臥室休息。劉某在家休養期間,她每天打電話詢問病情,直到三天后在教室里看到劉某的身影。
為了不讓一個山區孩子失學,朱麗麗做了許多工作。趙某陽是2017屆畢業生,她品學兼優,但家境貧寒,從張崗小學畢業后,趙某陽升入了彭橋鎮一初中,可每學期上千元的寄宿生活費卻成了她求學路上的絆腳石。了解到情況后,朱麗麗來到了彭橋鎮一初中,找到校領導,匯報了具體情況。經校領導班子協商,大家一致同意,減免趙某陽的生活費。在朱麗麗的持續關注下,趙某陽順利地考入了市一高中。
被朱麗麗傾注真情的不是只有這些特殊孩子,而是所有的“山娃娃”。五六年級的女生有一部分進入青春期,她們會在課間主動來到朱麗麗的宿舍,找她說“悄悄話”。朱麗麗總是像媽媽一樣耐心地安慰她們,給她們講解生理常識。
除了對女生群體的關愛,朱麗麗還很關注班里的后進生群體。在班里組成了一個特殊的大組——超越組。朱麗麗把班里的后15名學生組成一個大組,自己親自擔任組長。組員的各項作業、背默等都是在她這里逐個過關。在她的辦公桌上,有一本厚厚的學習情況登記簿,上面密密麻麻地做著標記,一學期下來,這種記錄能夠累計達到兩三百次。
因愛而用心
作文教學創新的躬耕者
為了能把山區的孩子們教育得更好,朱麗麗總在用心琢磨最符合山里孩子的教學方法。
作文可以說是山村語文教學的一大難點。這些土生土長的山娃娃們眼中有景,心中有情,卻難筆下生花。如何教給他們簡單又巧妙的寫作方法呢?朱麗麗開始了不斷的探索。
她先是探索出了一種利用“圖形”來體現寫前構思的“作文三步構思法”。經過反復在本班、本區試講、去附近鄉鎮試講,并邀請市教研室教師到校指導,“作文三步構思法”取得了初步的成功。短短半年的探索,2017年她利用此種方法講授的《話題作文——欣賞》一課就獲得了河南省“一師一優課”三等獎。
探索的腳步并未就此停止,她接著帶領全校語文團隊在繼續完善“作文三步構思法”的基礎上,又傾力打造了《作文開頭的寫法》《作文中間的寫法》等極具特色的作文寫法指導課,并在全校乃至全區推廣。其中《作文開頭的寫法》一課還被市教研室邀請讓全市觀摩學習。經過多年來的探索實踐,張崗小學的作文總體水平直線上升,在市一年一度的“姚雪垠作文競賽”中,張崗小學的參賽作品已連續六年榮獲一等獎。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這就是明明做了很多不平凡的事,卻認為自己很平凡的朱麗麗。
“怎么不想辦法調回城里?”“一個人帶著倆孩子在山里教書累不累?”總是有親朋好友關切地問她。朱麗麗每次都笑而不語,一切的答案,都在課堂上孩子們熱切的目光中,在測評后一張張優秀的答卷中,在外出務工家長感激不盡的話語中,在教師節來自遠方學生的問候中,在假期回到母??赐哪切┖⒆觽円缿俚膿肀е?,在作文本上“長大了,我也要做一名山村教師!”的夢想表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