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re id="tqfhi"><label id="tqfhi"></label></pre>

  • <acronym id="tqfhi"><label id="tqfhi"><xmp id="tqfhi"></xmp></label></acronym>
    <track id="tqfhi"><ruby id="tqfhi"><menu id="tqfhi"></menu></ruby></track>

    我市5000余畝雜交小麥豐收在望 將于6月初進入收獲期,根據預產測試產量將稍高于去年

    2022-05-31 09:24:31 作者:王崇順 來源:
    分享到:

    鄧州網訊 5月26日,記者在鄧州市國家雜交小麥項目產業化基地看到,田成方、路成行、渠成網,即將成熟的雜交小麥在微風吹拂下蕩起層層麥浪。田間,多名工人正用剪刀小心地采擷麥穗。

    該基地技術負責人、北京市農林科學院助理研究員高建剛介紹,目前我市共種植雜交小麥5000余畝,其中該基地種植370畝。雜交小麥成熟稍晚于本地普通小麥,預計6月初進入大規模機收期,當前正在進行田間去雜和數據收集。根據預產測試,今年大田制種產量將稍高于去年。

    近年來,我市與北京市農林科學院合作,建成全國首個國家級雜交小麥“育、繁、推”一體化示范基地,已繁育出京麥179號、京麥8號等雜交小麥種子,畝制種產量達到300公斤左右,在華北冬麥區試種畝產已突破1400斤。

    2021年5月1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赴渠首考察途中臨時下車,走進一處麥田察看小麥長勢??吹截S收在望,習近平指出,夏糧豐收了,全年經濟就托底了。保證糧食安全必須把種子牢牢攥在自己手中。要堅持農業科技自立自強,從培育好種子做起,加強良種技術攻關,靠中國種子來保障中國糧食安全。

    我市是農業大市,小麥是我市主要糧食作物之一,常年種植面積220萬畝左右。2021年,我市糧食總產30億斤左右,占南陽糧食產量的28%,占全省糧食產量的2.8%,連續多年被授予全國糧食生產先進市(縣),是全國超級產糧大縣和商品糧基地縣、河南省糧食核心主產區,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渠首和水資源保護地,2021年獲批全國農業科技現代化先行縣共建。

    今年2月,農業農村部種業管理司發布《關于國家級制種大縣和區域性良種繁育基地認定的公示》,擬認定96個制種大縣和20個區域性良種繁育基地。其中,我市擬被認定為國家級制種大縣。這對于改善小麥品質,提高種糧效益,促進農民增收,推動我市優質糧食產業化發展,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具有重大意義。

    “2018年以來,鄧州雜交小麥連續四年大田制種畝產突破300公斤,2020年腰店種植基地的京麥22產量更是突破了每畝350公斤。”高建剛介紹,我市的雜交小麥種子已連續四年銷往北京、天津一帶和河北、山西等北方主產麥區。同時還遠銷巴基斯坦、烏茲別克斯坦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

    5月12日上午,鄧州市智慧農業中心在文渠鎮李洼村舉行揭牌儀式,這既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南陽重要講話精神的具體舉措,又是推動我市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實踐。該中心將建設以軟硬件相結合的智慧農業研究中心,通過物聯網、互聯網、大數據、衛星遙感、5G+智慧農業等先進技術,構建智慧農業信息體系和集數據采集、數據處理、監測監管、智慧物聯及可視化平臺于一體的智慧農業大數據平臺,加速推動由傳統農業農村工作向現代化、信息化轉變。

    “我們絕不辜負總書記的重托和期望,堅決扛穩扛牢糧食安全政治責任,把糧食安全尤其是種子安全牢牢攥在自己手里,進一步鞏固鄧州全國產糧大縣地位,堅決做到讓總書記放心。”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主任冀洪策介紹,我市狠抓“種子”要害,加強種業創新引領,目前已培育出了先麥10號、12號、19號等小麥品種,并得到廣泛種植。

    分享到:
    国产激情高中生呻吟视频_欧美缴情站三五影院_4399韩国日本电影_亚洲春色CAMELTOE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