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re id="tqfhi"><label id="tqfhi"></label></pre>

  • <acronym id="tqfhi"><label id="tqfhi"><xmp id="tqfhi"></xmp></label></acronym>
    <track id="tqfhi"><ruby id="tqfhi"><menu id="tqfhi"></menu></ruby></track>

    先進制造業開發區 牽線村企“聯姻” 奏響振興樂章

    2022-09-20 10:04:54 作者:丁麗麗 來源:
    分享到:

    鄧州網訊 “廠子建在家門口,既能掙錢也能照顧家,真是太好了。”9月6日,陶營鎮盧崗村黨群服務中心院內像過年一樣熱鬧,在這里舉行的陶營鎮依服寶服裝生產基地和職業技能培訓中心揭牌儀式吸引了十里八村的鄉親們。

    “你們還招工人不?看我能干不能?”“招,會不會縫紉技術都行,不會我們管教會。”“那我報名。”“給我也報個名。”

    培訓車間內,依服寶紡織服裝制造有限公司的老員工正手把手教授新員工縫紉技術,此起彼伏的“噠噠”聲,奏響了鄉村振興“進行曲”。

    陶營鎮依服寶服裝生產基地是市開發區積極響應市委市政府號召,引導企業在鄉鎮培育延伸產業鏈條,助力產業振興,帶動群眾致富奔小康的真實寫照。

    據了解,依服寶紡織服裝制造有限公司是南水北調京鄧對口支援招商引資項目、“一抓三突破”重點項目。該公司主要為企業及團體定制服裝,現已為美團、滴滴、京東等大型企業以及團體提供個性化定制服務。

    企業效益好帶來了用工需求的增大。為解決該公司的用工難題,開發區一方面采取“線上+線下”招工的形式,搭建企業與求職者的交流平臺;另一方面積極與鄉鎮對接,建立鄉鎮服裝加工基地,讓群眾實現家門口務工穩增收。

    “在農村,很多年輕夫妻因家中有體弱多病的老人或者年幼的孩子,無法外出打工,只能選擇在家務農。農閑之余,他們想在家門口上班掙錢貼補家用,同時園區內企業的用工難問題又亟待解決。”開發區副主任付麗娜說,面對供需雙方存在信息不對稱的情況,開發區積極鼓勵園區內勞動密集型企業將服裝加工、電子產品、來料加工等技術含量較低的工序“搬”到村里,這一舉措破解了企業用工荒與群眾就業難的問題。

    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發展優勢特色產業至關重要。開發區結合所承擔職責,經過前期走訪調研,利用陶營鎮交通便利的優勢,牽線搭橋讓依服寶紡織服裝制造有限公司和陶營鎮“聯姻”,共促鄉村振興。

    該項目是利用依服寶自身在訂單及服裝領域的優勢,選擇在陶營鎮具有一定產業工人基礎及自身優勢較大的行政村,設立建設依服寶鄉鎮加工基地。為最大程度便于在陶營鎮開展生產經營業務,依服寶紡織服裝制造有限公司在陶營鎮設立全資子公司,獨立核算,以確保該公司的產值、稅收、就業能夠在陶營鎮落地。

    不打無準備之仗。今年4月12日,市開發區召開由班子成員及兩名專家參加的論證會,對陶營鎮盧崗村服裝加工項目入庫論證,確保項目建設合規、科學、具備可實施性。

    產業興旺是實現鄉村振興的重要基礎。在市開發區及陶營鎮政府溝通協調下,盧崗村依服寶服裝加工基地項目年固定收益不少于3萬元作為該村的村集體經濟收入,主要用于公益性崗位支出、小型公益事業支出,獎勵補助等,帶動15戶脫貧戶(含監測戶)增收,其中分配給脫貧戶(含監測戶)的收益不少于項目年收益的70%;項目優先帶動10戶脫貧戶(含監測戶)實現長期穩定就業,人均年工資收入15000元以上,使項目受益群眾對項目實施非常滿意。

    “大工廠搬進小村莊,讓鄉親們成了上班族,不僅增加了收入,還實現村集體經濟穩步發展壯大,為產業興旺引入活水,助力鄉村全面振興。”該村村干部說。

    據該公司負責人周鑫介紹,目前,依服寶紡織服裝制造有限公司已在十林、陶營等鄉鎮建設服裝加工基地,為100余名群眾提供就業崗位,擴大了企業產能,增加了稅收,實現了政府、企業、群眾多方共贏。

    今日鄧州了解到,在市開發區的引導、協調下,現在園區內的德同通訊、益廣內衣、圣新源、君達新能源等企業在鄉鎮均設有加工點,他們不僅是我市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而且也是鄉村振興的生力軍。

    “近年來,開發區管委會堅持把發展產業作為鞏固脫貧成效、落實鄉村振興的首要舉措,充分發揮開發區企業多的優勢,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增加脫貧人口收入為目標,謀劃動員骨干企業在鄉鎮培育延伸產業鏈條,推動產業融合發展,提高脫貧人口自我發展能力,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實現農業產業現代化作出積極貢獻。”市開發區相關負責人說。

    分享到:
    国产激情高中生呻吟视频_欧美缴情站三五影院_4399韩国日本电影_亚洲春色CAMELTOE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