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re id="tqfhi"><label id="tqfhi"></label></pre>

  • <acronym id="tqfhi"><label id="tqfhi"><xmp id="tqfhi"></xmp></label></acronym>
    <track id="tqfhi"><ruby id="tqfhi"><menu id="tqfhi"></menu></ruby></track>

    我市糧食種植用上AI技術

    2022-10-25 10:28:13 作者:張書勇 來源:
    分享到:

    鄧州網訊 “這里產出的每一粒糧食,都要經過物聯網、互聯網、大數據、衛星遙感、云計算,尤其是AI人工智能、5G+等二十多項國際國內先進技術的‘洗禮’!”日前,市農技推廣中心技術人員李占說。

    李占說的“這里”,指的是位于文渠鎮李洼村的市智慧農業中心。

    我市擁有250萬畝耕地,是河南省糧食核心主產區。近年來,我市著力以農業現代化建設推進糧食安全保障工作,截至2022年,全市建成高標準農田170萬畝,全部實施“一四三”模式,即一種高效灌溉模式;四種基礎設施配套:渠系配套、林網配套、道路配套、井泵電配套;三種智能設施配套:水肥一體化系統、氣象監測系統、病蟲害監測系統。2022年,全市夏糧畝產平均達到486.5公斤,總產達到21億斤。

    為了打造智慧農業示范模板,推動農田智慧化管理,以智能化管理模式提高農業生產水平,2021年,我市投資在文渠鎮李洼及周邊各村流轉耕地2.7萬畝,組建了市智慧農業中心;中心使用的智慧農業平臺,由農業農村局與南京農業大學共同研發建設,于2022年5月正式運行。

    該平臺在整合專家資源提供指導服務,對轄區內農機資源合理指揮調度的基礎上,主要采用物聯網、互聯網、大數據、衛星遙感、云計算、5G+、AI人工智能等多項先進技術,構建起了智慧農業信息體系和運行管理體系;重點圍繞種子、糧食、土地、技術集成等,利用大數據平臺的數據采集、數據處理、監測監管、智慧物聯及可視化操作系統開展工作。

    該平臺分為智慧物聯、蟲情檢測、遙感監測、農業氣象、節水灌溉等多個板塊。智慧物聯板塊可自動監測土壤環境數據,蟲情檢測板塊可自動分析害蟲品種,遙感監測板塊可為作物管理和田間作業提供重要依據,農業氣象板塊可實現小范圍分區域的氣象預報,節水灌溉板塊可根據土壤墑情啟動水肥一體化灌溉設備進行智能灌溉。

    “平臺收集到的土壤、病蟲害、氣象等信息,可由AI人工智能技術在最短時間內生成高清圖像,然后通過5G基站發送給中心技術人員;中心技術人員在經過科學分析、實地驗證后,再以短信形式提醒中心區域內的合作社或農業公司,指導他們提前做好應對,減少損失!”李占說。

    市智慧農業平臺投入使用以來,累計生成發送土壤溫度、濕度、PH值等異常信息1.5萬余條,指導區域內的農業生產220余次。去年秋播時期遭遇干旱,平臺節水灌溉板塊發揮了強大作用,相比純人工定時灌溉每100畝節約1860元,用水節約量達35%左右;今年三夏期間,農業氣象板塊提前發布干熱風即將抵達信息,促使區域內的合作社、農業公司準時收割,增產幅度達5%左右。

    據測算,我市智慧農業中心平臺投入使用后,區域內的耕地每畝已提高1-1.5個產能等級,年畝均增產200斤以上,增收350元左右,同時節肥16.7公斤,節水40噸,節電10度,省工7.3個,合計節本增效500元左右。區域內的2.7萬畝高標準農田,年將節本增收1350萬元。

    分享到:
    国产激情高中生呻吟视频_欧美缴情站三五影院_4399韩国日本电影_亚洲春色CAMELTOE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