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州網訊 “昨天,市智慧農業中心專家電話通知我,說我種的小麥苗情較弱,需要加強水肥管理?,F在用天上的衛星監測麥田生長情況,真是精準管理,高效省力。”2月17日,正在給麥田澆水施肥的文渠鎮李洼村種植戶李宗志說。
立春剛過,針對處在越冬期的冬小麥,其生長狀況如何?向返青期、撥節期過渡中如何加強管理?市智慧農業中心專家根據農業衛星遙感1月28日監測2.7萬畝冬小麥示范區的情況,結合2022年12月份以來監測的環境因素,通過實地驗證、綜合分析,制定出科學精準的指導意見,及時將生長過旺或過弱的麥田信息通知給種植戶,加強田間管理,確保小麥在返青撥節期有效分蘗增畝,為夏糧豐收打下堅實基礎。
我市2022年在文渠鎮李洼村高標準農田內建立了智慧農業中心,利用物聯網、互聯網、衛星遙感、大數據、云計算、5G+智慧農業等技術,構建萬物互聯、人機交互、天地空一體的高效農業生產信息體系和現代化管理體系。通過智慧物聯平臺實現線上查看實時的土壤環境信息;運用大田直播設備,隨時查看大田作物的生長狀況;通過蟲情監測設備,自動檢測對農作物有危害的蟲情;運用衛星遙感實時查看作物分布、長勢和產量預估;運用氣象設備,查看大田的實時氣象信息;通過物聯網傳輸的土壤墑情信息,在平臺上直接啟動水肥一體化的噴灌功能。實現了農業管理的自動監測,科學決策,智能管控,建立了大農業生態體系框架控制,大大提高了管理水平和生產效率,降低了生產成本。
“智慧農業中心大數據平臺的使用,解決了我們種植企業規?;芾淼碾y題。以往找人巡田,查看苗情,浪費人力物力,效果還不理想,現在通過電腦、手機就能看到麥田墑情、蟲情和天氣情況,真是方便快捷還實惠。”市榮冠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技術負責人說。
據了解,當前我市智慧農業大數據平臺已對接河南省的水價改革平臺、數字鄧州農業平臺、水質監測平臺等涉農數字化平臺,實現了精準化種植、可溯化管理、智能化決策、數字化防控,走出了一條現代化智慧農業的新格局,為建設農業強市提供科學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