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州網訊 5月20日,在我市羅莊鎮任崗村,金黃的麥田里一派派繁忙的景象,聯合收割機在麥田穿梭往復,手扶拖拉機、卡車滿載新收獲的小麥,往返于田間道路上,隆隆機聲和著人們的歡笑聲此伏彼起,我市小麥在羅莊鎮喜開“第一鐮”。
“我今年種了10多畝小麥,從播種、施肥、噴藥等方面,鎮、村領導都會安排專家在群里科學指導,解決了我們的后顧之憂,盡管是崗坡地帶,但今年小麥長勢很不錯,預計畝產在900斤左右。”正在將收好的小麥往家運的任崗村村民武樂陽開心地說,剛才那塊地有5畝多,看著就不一樣,半個多小時才割完。
來自陜西省的農機手魏三民告訴記者,連續十多年來,羅莊鎮的麥收第一鐮都是由他們來完成。這位經驗老道的農機手被當地群眾調侃為“鄧州第一鐮刀手”。早在一周前魏師傅就從陜西趕到鄧州,立即著手檢修機器,更換零配件,為麥收做足了準備,確保收割機運轉安全。
“羅莊鎮的經紀人對我們吃、住、用都照顧得很好,而且幫我們聯系活路,一周到十天的麥收季,可以掙到1萬多塊錢。”魏三民笑著說。
看著收割機里流瀉出黃澄澄、金燦燦的麥粒,麥農們都笑得合不攏嘴,大家紛紛表示,今年小麥籽粒飽滿,干濕程度合適,直接就可以運送到村農作物收購場出售,非常方便省事。
該鎮綜治辦專職副主任習明克表示,羅莊鎮今年小麥面積7萬多畝,今天已開始,預計兩周的時間能全部收割完畢。
行走在羅莊鎮的田間道路,都能看到每村的田間地頭搭建的“秸稈禁燒指揮部”。執勤人員佩戴袖章,分散在各個地頭。
“我們是兩個管理區一輛巡邏車,日夜不停,再加上每村都有秸稈禁燒宣傳車,廣大村民的禁燒、環保意識確實都在不斷的提升。”正在巡邏的鎮農業中心副主任劉旭照告訴記者。
據了解,該鎮5月15日就召開了秸稈禁燒部署會,出資制作橫幅、袖標、禁燒宣傳車標,購宣傳喇叭等,確保宣傳工作物資有保障,各村刷寫、制作宣傳標語及條幅300余條。組織鎮、管理區、村三級宣傳車30余臺,集中到各行政村、各自然村進行宣傳,同時,開展“小手拉大手”活動,向轄區各中小學校學生下發羅莊鎮禁燒倡議書。
“去冬今春,我鎮新打機井378眼,確保羅莊 80%以上的土地不受干旱天氣的影響,保障小麥和農作物增產、高產。近期,麥收季節到來,我們密切關注天氣情況,指導群眾搶收搶種,確保顆粒歸倉。”習明克說。
今年我市種植小麥220萬畝,如果天氣正常,5月26日以后進入大規模收獲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