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州網訊 近年來,市關工委聚焦家長關注、學校關心和社會關切的家庭教育問題,積極開展家庭教育系列活動,探索助力構建家校社協同育人機制,努力營造全社會注重家庭、家教和家風的濃厚氛圍。
成立家教促進會
整合多方資源營造濃厚氛圍
市關工委適時成立家庭教育促進會,為創新家庭教育工作理念,拓展家庭教育思路,提升全市家庭教育工作水平起到了良好的推動作用。
市關工委、教體局經過層層選拔,把教育系統名班主任、優秀班主任、成建制學校校長、參加省級家庭教育指導師培訓的教師等組織起來,建立鄧州市家庭教育師資隊伍,承擔全市家庭教育宣講教育工作。同時,組織人員編寫《鄧州市中小學家庭教育讀本》。把許建國、龔海萍、潘泓源、韓冰四位省級家庭教育專家理論文章和我市講師根據自己在學校家庭教育工作、孩子培養方面、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家校共育等方面的成功經驗集結成冊,作為我市家庭教育校本教材。
2021年7月10日至13日,市關工委、教體局、花洲書院管理處聯合在花洲大講堂舉辦了家庭教育示范班,來自城區學校學生家長代表、教育系統名班主任、優秀班主任、成建制中小學校長等350多人參加培訓。從《弘揚好家風,涵養好家教》《父母的類型層次決定孩子的未來人生》等12個方面,為大家進行了培訓,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各單位要組織好宣講教育隊伍,在教學一線的參訓學員,要以這次培訓為契機,切實提高認識,把所學內容積極消化,認真備課,持之以恒抓好家庭教育工作,共同推動這項工作朝著更加科學、更加規范的方向發展。”市家庭教育促進會執行會長楊長品說。
充分發揮“五老”優勢
開展高質量家庭教育活動
2022年,市關工委指導家庭教育促進會工作,注重發揮老教師、老干部、老專家等“五老”的優勢作用,積極開展各類高質量教育服務活動。
一方面開展關愛系列活動,為留守兒童、殘疾兒童等送去了別樣的關愛。另一方面“五老”帶領關愛團進學校、村社、進企業,分層分類普及家庭教育和青少年發展等科學知識。
“原來孩子迷戀手機的背后藏著如此深刻的秘密:手機滿足了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手機讓孩子有歸屬感,避免了孤獨感,滿足了孩子缺失的安全感。”今年4月,市關工委理想信念及家庭教育報告團到孟樓鎮中心小學,聽了省專家的《孩子玩手機的背后》教育講座后,家長們紛紛表示。
今年以來,通過“五老”帶領,家庭教育報告團分組深入到各鄉鎮社區,通過好家風故事,弘揚崇德向善、孝老敬賢等家教美德,引導青少年樹立隨時隨地隨處講文明的良好習慣。通過紅色故事會活動,引導教育青少年用心觸摸黨史,從小堅定信念,把個人理想融入時代主題,提升青少年綜合素質,將紅色文化傳承和家庭教育相融合發展,推進家庭教育服務高質量發展。至目前,報告團已分赴部分鄉鎮和社區作報告70余場次。
下一步,市關工委將繼續組織動員更多“五老”參與,著力搭建更多更有效的工作平臺,整合多方資源,持續傳遞科學的家庭、家教和家風理念,打造鄧州關工特色的家庭教育品牌,助力完善家校社協同的育人機制,為每一名青少年的健康成長保駕護航。
“家庭教育涉及千千萬萬青少年兒童的身心健康發展,我們堅持立德樹人為主線,充分挖掘中華民族孝文化的時代內涵,不斷提高市民文明素養,培育文明新風尚,全力促進全市文化文明建設的大繁榮,為建設富強文明的新鄧州作出應有的貢獻。”市家庭教育促進會名譽會長楊德堂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