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州網訊 “我每天都來聽戲,他們唱得好著呢。”日前,78歲的楊大爺吃過午飯就拿著馬扎來到人民公園東門聽戲,他說,來人民公園聽戲就是他生活的一部分,李貴愛組織的演出團的成員們用一段段戲曲娛樂了他的老年生活。
楊大爺所說的戲曲團,是一支民辦戲曲演出團,現如今已經公益演出了近10年,除了雨雪天氣,團員們都會準時來到人民公園,為人們獻上精彩演出。“目前,全團30多人,大家不用通知都會根據自己的情況來這里演出。”團負責人李貴愛自豪地說,團里不僅有拉大弦、吹笛子、打梆子的樂手,還有十多位戲曲愛好者,這個小團體可以說是“五臟俱全”。
人民公園戲曲演出團的發起人李貴愛,是電業局一名退休職工,喜歡戲曲,有豐富扎實的演唱功底。她的愛人艾秀林是市二工局退休干部,熟練掌握拉大弦的技能。鑒于這樣的先決條件,李貴愛萌生了組織一些戲曲愛好者在一起演唱戲曲段子服務大眾的想法。得到愛人的支持后,他們便用自己的退休金購買大弦等樂器和擴音設備,邀上平時喜歡戲曲的票友,組成了戲曲演出團。在取得公園有關領導同意后,選址在公園東南角一處空曠的樹蔭下,作為演唱地點,每天下午3點準時開演。這一活動很受聽眾歡迎,影響不斷擴大,聽眾越來越多,最高峰能圍得里三層外三層。
“好!唱得真地道!”演出現場,68歲的陳守印一曲《宋太祖千里送京娘》引來陣陣掌聲和喝彩聲。李貴愛告訴記者,30多名團員中,年紀最長的都快80歲高齡了,最年輕的也接近60歲。
“上了年紀,心情最重要,不僅關系著身體健康情況,也影響著生活質量。演唱自己喜歡的曲目,可以很好地調節生活,整個人的精神狀態都提高很多。”演出現場的劉慶珍女士說,自己并不是專業演員,但是非常愛好,用心為大家演唱,可以說是在觀眾的掌聲和鼓勵下不斷提高演唱水平和表演技巧的。
“娛樂別人,快樂自己。”退休職工許學敏是一名二胡伴奏者,他本來就有演奏二胡的基本功,退休后加入到這個為群眾公益演出團隊后,水平更進一步提升。“以前我們經常會聚在室內,氛圍不如場外,現在到公園為大家服務,開放又開心。”許學敏笑著說。
如今,每天下午,附近的人們及三鄉五里的聽眾都早早趕來,有的步行,有的乘公交車,有的騎電動車,患病的則讓家人推輪椅過來,圍坐一大片,聽戲、看景。鼓板一響,大弦及其他樂器都按曲牌演奏,和諧共鳴,悠揚悅耳,儼然是正規劇團的樂隊。演唱者按選定的段子,手握話筒,神情安祥,一字一板,有腔有韻、聲情并茂,不輸劇團專業演員。
李貴愛介紹,他們的演出團演唱以曲劇為主,演奏的曲調主要有撩子、垛子、導板、揚調、哭揚調、詩篇、書韻、哭書韻等近20個。多年的積淀,演出段子不斷增多,現在有《宋王祭令公》《吳漢殺妻》《探陰山》《鍘美案》《劉備哭靈》《四朗探母》《許士林祭塔》《王寶釧住寒窯》等30多個。都是傳統、健康的好段子,大家傳播的是正能量,繼承的是優秀文化。
“我們的演出團隊,雖然平均年齡都過七旬,但能用自己的一技之長,為群眾帶來快樂,也是我們最大的心愿。今后我們會更進一步提高演唱水平,多學新段子,為豐富我市群眾的文化生活,盡一點綿薄之力。”李貴愛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