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re id="tqfhi"><label id="tqfhi"></label></pre>

  • <acronym id="tqfhi"><label id="tqfhi"><xmp id="tqfhi"></xmp></label></acronym>
    <track id="tqfhi"><ruby id="tqfhi"><menu id="tqfhi"></menu></ruby></track>

    我所認識的張宗成老師

    2020-10-21 11:17:10 作者:城區四初中教師 駱志成 來源:
    分享到:

    2020年9月26日下午,城區四初中駱志成名師工作室內,張學亮、王光海和我聚精會神,聆聽張宗成老師的談話。望著和藹可親,思路清晰,談笑風生的張老師,我陷入了回憶,回想起與人生路上的“貴人”張老師交往的點點滴滴。

    1994年初夏的一天,在原鄧縣教育局招待所,我和張主任第一次見面。初涉講臺,我把他視為“偶像”。乍一見,激動之情可想而知,十分忐忑,不知該怎么開口。見我“犯怵”,他讓座寒暄,拉家常,使我緊張的心情得以緩解,我趁機請教年輕語文教師專業成長的秘訣。張主任微微一笑:“第一要專注,專注教學;第二要讀書,讀專業的報刊雜志;第三,要養成獨立理性思考的習慣……”一下子,我猶如醍醐灌頂,茅塞頓開。

    隨后的語文教學,我一步一步實踐張老師的“法寶”。當年10月,在南陽市初中語文研討會上,我數易其稿執教的《從甲骨文到縮微圖書》,受到好評。

    1996年中考前一個月,張老師受陳紅波校長邀請,到四初中對畢業班進行中考語文備考專題講座,我得以和他第二次見面。他作報告,不擺“花架子”,很接“地氣”,語調平和,滿溢著謙虛博學之氣;他的報告提要鉤玄,簡明扼要,操作性強。如講作文教學,他要求考前搜集“感恩、感動、感激”的素材,介紹考場應變的幾個絕招……聽著聽著,困擾我教學的問題一個個迎刃而解。

    第三次和張主任相見,是1996年鄧州市教師基本功大賽期間,作為評委團的他上示范課,那天,張老師執教朱德元帥的名篇《回憶我的母親》,他踐行長文短教,將文章分為“在母親身邊時”和“離開母親之后”兩部分,詳細引導學生分析討論第一部分,教給學生閱讀的方法。第一部分講完,一節課只剩三分鐘,這下可咋辦,在座聽課者無不揪心,不料他輕輕一句:“請同學們課下運用老師教的閱讀方法,自學第二部分”,峰回路轉,令聽課的老師們贊嘆不已。

    那以后,見面機會不多,但關于他的喜訊不斷:他的論文《給魯莊公翻案》作為河南省20年教改代表性成果入選《中學語文教學》;他參與《名師文言課堂》《初中語文基礎訓練》和《初中語文復習》等書籍編寫工作,為河南省中招題庫提供了多套試題;出版教學專著《作文新視角》《閱讀新視角》和《讀寫新視角》,這三本書被當做讀寫工具書受到廣大師生的歡迎。再后來,受聘為全國中語會課堂教學研究中心理事,被評為河南省特級教師……我認為這些對于他是實至名歸。他從教43年,把滿腔的熱情獻給農村的師生,把勤勞和智慧融入三尺講臺和爬格子中,在瑣碎的教育教學中守望初心、尋找“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的職業幸福。

    2011年,鄧州市語文教師暑期培訓,教體局抓師訓的局長點將張老師負責具體實施。他定下了詳盡的培訓方案,圍繞“內挖潛力,外聘專家”開展活動。域內,他安排我執教《圖文轉換》,雷靜執教《關雎》,相互評課;張老師、周江和翟文杰等作專題報告。域外,聘請知名教授聶振弢、南陽市中考命題專家楊慧慈作報告。每場培訓結束,都出現了學員“圍攻”“盤問”授課教師的喜人場景,在系統內外引起了強烈反響。

    2013年底,張老師從鄉業務主任崗位上退休,市教體局、市進修學校特聘其為市“三名工作總室”負責人和《鄧州師訓》主編。他本著“實踐催生教育名家、壯大名師隊伍、助推年輕新秀、提高教師素質”的宗旨,依據“課標意識、能力意識、效率意識、問題意識”,努力完成“引領學習、推動研究、強化服務、促進交流”的工作任務,從幼兒園到小學,從小學到高中,舉辦了大小300余場主題教研活動,每到一處均受到一線教師歡迎。

    與此同時,在他的推動下,共成立十二個“名師工作室”“名校長工作室”“名班主任工作室”。在他的悉心扶助、精心指導下,一大批青年才俊迅速成長。這其中,有“中原名師”張雅和二十多個河南省名師,有的甚至走向省外。毫不夸張地說,“三名工作室”開創了河南省教師教育培訓工作先河。2015年9月,在河南省縣級教師教育培訓經驗交流會上,與會領導和教師紛紛參觀鄧州市“三名工作總室”,索要各種資料。

    2016年秋,張老師離開“三名工作室”之后,從教育圈拓展到文化圈,先后參與關工委《家長之友》報的編輯工作,編審了近十本專業書籍,出版了《做事真好》和《寫作真好》等專著。

    無論身處何地,張宗成老師都能做出不凡的成績,原因何在?我想,這與他“初心不改、與時俱進”“淡泊明志、寧靜致遠”的精神有關,也正是這種精神,使他在教育系統內外有巨大的影響力。張老師的創新理念、擔當使命的人生態度,無論過去、現在和未來,都將成為不竭的精神力量,鼓舞我們勇往直前。?

    分享到:
    国产激情高中生呻吟视频_欧美缴情站三五影院_4399韩国日本电影_亚洲春色CAMELTOE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