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re id="tqfhi"><label id="tqfhi"></label></pre>

  • <acronym id="tqfhi"><label id="tqfhi"><xmp id="tqfhi"></xmp></label></acronym>
    <track id="tqfhi"><ruby id="tqfhi"><menu id="tqfhi"></menu></ruby></track>

    那年元宵月正圓

    2019-02-26 10:28:39 作者:滕躍堂 來源:鄧州網
    分享到:

      十五以內是春節,元宵節過完,一年一度的春節就落下帷幕了。元宵佳節鬧元宵、獅子旱船和踩高蹺等民俗表演讓人們在歡心喜悅里,充滿對來年的期待。下面我截取幾個以前元宵節的場景,希望喚醒大家小時候的美好記憶。

      點掃帚疙瘩

      我小時候國家剛剛改革開放,農村物質尚且匱乏,并沒有今天絢爛的煙花。元宵節的晚上天總是冷晴冷晴的,圓月高掛,如同白晝。小孩子們早早吃完飯,手里掂著大大小小用繩子拴好的掃帚疙瘩,來到村外,麻溜地點燃,開始歡快地掄起來,像一條條火龍上下翻滾,大家歡笑著、跳躍著,盡情享受著元宵的快樂時光。管它手臉弄得黑黢黢的,甚至被火焰燒到頭發和衣服,還在傻笑著、鬧騰著,不知疲倦。

      元宵佳節鬧女婿

      這是一個古老的風俗,每年元宵節各家的新女婿都會到丈母娘家來過節。新姑爺一定會買來不少煙花和爆竹,讓岳母家的小孩子放著玩,孩子們放煙花的時候會引來許多同村男女老少駐足觀望,大家看著煙花,議論著這家的新姑爺,其樂融融。新女婿是丈母娘家的嬌客,家里會特意準備一桌上好的酒席,女婿坐上位,由姑父陪著,再邀請本家的長輩和自己一家的平輩作陪,熱熱鬧鬧地喝酒、聊天,度過一個歡快的元宵節。如果這家出嫁姑娘的嬸嬸和嫂子們多的話,就會輪流給新姑爺敬酒,拉拉扯扯很長時間,直到把新女婿灌暈為止。

      逛廟會看大戲

      元宵節當天,農村十里八村總會有一處廟會,人們好像商量好了似的,從四面八方涌來,有騎車的、有步行的、有拖家帶口的、有呼朋引伴的。廟會上人頭攢動,做小生意的散布在四周,賣糖人的、賣米花疙瘩的、賣梨膏糖的、賣各式小玩具的,小孩和大人穿梭其中,買賣聲和吵鬧聲此起彼伏,小孩子成了最大的受益者,嘴里吃著吃食,手里拿著玩具,歡快極了。

      廟會前面早已搭好了戲臺子,豫劇、越調和宛梆目不暇接。曲目大多是一些教化戲和傳統劇目,像《穆桂英掛帥》《薛仁貴征西》《十五貫》《李天保吊孝》《墻頭記》等等,傳遞正能量,教育人們家庭和睦,尊老愛幼,對摒棄農村陋習起到很好的教化作用。有時元宵大戲連唱三天,一個折子戲連唱好幾天,引得人們天天趕廟會。

      記得豫劇《墻頭記》的故事,三個兒子都不養父親,導致父親流落街頭。老人的一個朋友看不下去了,把老人的三個兒子召集在一起,告訴他們,他們的父親年輕時做生意掙下一大筆錢,放在他那兒,準備哪個兒子孝順就留給哪個兒子,兒媳們一聽爭著照顧老人。最后父親過世,老人的朋友打開箱子一分錢沒有,還把三個兒子教育了一番,讓他們無地自容。我想看過這個劇目的農村孩子一定會受到教育,在心里埋下孝順的種子。

      現在的元宵佳節,內容豐富,吃的、看的、聽得讓人應接不暇,只要有錢,什么東西都能買到?,F在的孩子一個個都被父母和長輩寵成小公主和小皇帝,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缺乏吃苦耐勞和抗挫折能力,多么希望這些孩子能有機會過過以前的元宵節,憶苦思甜,讓他們好好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分享到:
    国产激情高中生呻吟视频_欧美缴情站三五影院_4399韩国日本电影_亚洲春色CAMELTOE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