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re id="tqfhi"><label id="tqfhi"></label></pre>

  • <acronym id="tqfhi"><label id="tqfhi"><xmp id="tqfhi"></xmp></label></acronym>
    <track id="tqfhi"><ruby id="tqfhi"><menu id="tqfhi"></menu></ruby></track>

    花洲書院里的一株臘梅

    2017-02-07 10:00:57 作者:楊 凱 來源:
    分享到:

        鄧州網訊 假山、溪流、肅穆的殿堂、迂回的廊榭,相似的風景,相似的人流。忽然,我嗅到了一陣幽幽的芳香,一抬眼,是一株臘梅盛開著。頓時,天空不再陰沉,人群不再熙攘,我的心也鮮亮了許多。

        這是丁酉年正月初一的下午,我在花洲書院里游玩,與一株怒放的臘梅不期而遇。天井小院,三九寒天,這株臘梅吐蕊綻放,葳葳蕤蕤,素凈端莊。它有兩丈來高,一丈以上的枝柯上密布著豆子般的花朵,米黃色的綴滿一樹。

        這是北中國中原的一座小城。其時,水瘦山寒,枯枝敗葉,只有幾種常綠喬木透露著幾點綠意。諾大的書院,爭春爭艷的花兒早已藏匿了行跡。只有臘梅,在驕傲的、不屈的芬芳著。

        驀地,陸放翁的詩詞《卜算子?詠梅》掠過了我的腦際,“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焙靡恢隉o意爭春的臘梅,好一派零落成泥、花香如故的品性。這不正是花洲書院紀念的偉人范仲淹的精神寫照嗎?想當年,范公勤勉國事,遭讒言被貶至鄧州,斷崖式降級使用,然其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心系天下黎民蒼生,勵精圖治,奮發有為。就在這里,在花洲書院里,他借滕子京邀請著文之機,揮亳潑墨,寫下了傳誦千古的名篇《岳陽樓記》。其中“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之博大胸襟穿過歲月的長河,熠熠生輝。

        也許是上天的眷顧,也許是機緣巧合,也許是這片沃土的滋養,在鄧州這塊大地上,范仲淹寫下了《岳陽樓記》。從此,范公聲名更為遠播,鄧州也因之蜚聲海內外。作為一代政治家,在那個凄風苦雨的年代,在那些受排擠受打擊的日子里,范公完全可以躲進小樓成一統,完全可以寄情山水、放浪形骸,完全可以沉淪為一株普通的花草。但他不,卓爾不群是他的品性、心念蒼生是他的擔當,這一切都緣于他有一顆愛心、責任心及中國知識分子的良知、修為和普世情懷。他就像那株臘梅,抗拒嚴寒、不畏世俗、努力綻放,溫暖自己的同時也在人們的心田點亮了一盞燈,向著那個污濁的世界發出了振聾發聵的吶喊。那種憂樂精神燭照古今,激勵了一代又一代中國人,成為億萬中華優秀兒女向善向美的精神食糧。

        從慶歷六年到公元2017年,近千年彈指一揮間,人可以死去,樹可以死去,但一種精神卻在傳承,永遠,永遠。

    分享到:
    国产激情高中生呻吟视频_欧美缴情站三五影院_4399韩国日本电影_亚洲春色CAMELTOE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