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而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在脫貧攻堅工作中有這樣一些人,他們有的因病、有的因殘、有的因學、有的因災等,讓本來美好的日子變得拮據起來。但他們并沒有因此對生活喪失信心,通過黨的脫貧政策、通過幫扶干部的真幫實扶,他們成功脫貧了。穰東鎮房莊村貧困戶曾俊卿就是其中的一個。
深秋,陽光暖暖地照在到曾俊卿家的院子內,小院不是很大,但很干凈。曾俊卿禮貌地給記者倒杯水放在桌上,然后和記者聊了起來。
曾俊卿和愛人余德秀都是勤勞淳樸的農民,他們始終相信,只要自己肯干,一定會過上好日子。夫妻倆種了三十多畝地,農閑時曾俊卿還去附近建筑隊幫小工,余德秀則去城里毛衫廠上班。由于夫婦二人辛勤勞作,家里冰箱、電視等家電一應俱全,小日子過得也是令人羨慕。
但天有不測風云,2008年6月,余德秀覺得自己身體不舒服,去醫院檢查后發現腦萎縮、腦血栓等多種疾病。這對一個普通的農村家庭來說,簡直是禍從天降。為了能讓愛人盡早恢復健康,曾俊卿帶著她到鄭州、上海等多地求醫。“辛辛苦苦許多年,一病回到解放前。”曾俊卿無奈地說道。
家里的積蓄很快花光了,可是曾俊卿愛人的病情卻始終沒有好轉。到了2015年,余德秀病情加重,臥床不起,大小便不能自理,每天大小便都是曾俊卿把她抱上抱下,自己也落下了胳膊疼的毛病。今年5月份,曾俊卿的愛人病情突然加重,經搶救無效而離世。
在余德秀生病期間,曾俊卿的兒子曾鵬飛正在讀初中,懂事的曾鵬飛曾經和父親商量不讀書了,要出門打工幫助父親分擔家里的負擔,被曾俊卿嚴厲拒絕。
曾俊卿告訴記者,自己雖然讀書不多,但深知農村的孩子最好的出路就是讀書。“你一定要要好好讀書,只要你考上大學,你爹我就是砸鍋賣鐵也供你。”曾俊卿不止一次和兒子談心。
2014年,曾鵬飛考上了山東大學,讓這一家人開心了好長時間,但高額的學費又壓到了曾俊卿的肩上。后來在鎮領導和鄰里的幫助下,曾鵬飛順利地進入大學。
脫貧工作開展以來,黨的扶貧政策落實到祖國的角角落落,曾俊卿在2016年被確定為貧困戶。
“俊卿,你家被確定為貧困戶了,你啥都不用干了,只等著享受上邊的好政策吧!”“俊卿,你真有福氣,以后的日子不用愁了”……鄉鄰們的話,讓一向爭氣傲強的曾俊卿聽了心里很不是滋味,他感到臉上火辣辣地刺痛,睡覺都不踏實。
“我常常告訴自己,不能啥事都靠政府,只要勤勞苦干,一定能夠摘掉貧困的帽子。”曾俊卿暗下決心。如今,曾俊卿依靠黨的好政策,通過幫扶干部的真幫實扶,靠著自己勤勞的雙手一定能脫貧。“自退出貧困戶后,現在我睡覺更加安穩,走路腰板都挺直了。”曾俊卿開心地說。
更讓曾俊卿高興的是,曾鵬飛畢業后被鄭州宇通公司聘用,年薪10萬余元。這徹底讓曾俊卿脫了貧。
“近日,在穰東鎮舉行的‘脫貧立志.爭創五星’活動表彰大會上,曾俊卿收獲‘庭院衛生星’‘家風文明星’‘重教希望星’,讓大家心服口服。”曾俊卿的幫扶人、市水利局李嬈告訴記者。
“我能夠脫貧離不開黨的好政策,離不開幫扶干部的真幫扶,我是發自內心的擁護黨的各項扶貧政策。我一定會珍惜獲得的這些榮譽,并通過自己的影響來帶動身邊的貧困戶樹立脫貧的信心和決心,爭取早日脫貧。”曾俊卿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