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崗村位于高集鎮西約4公里,全村人口2682人,村兩委成員5人,黨員52人。近年來,該村根據實際情況分為北、中、南三個片,各設黨小組開展黨建工作,運用“四議兩公開”工作法,發展產業帶領群眾致富,村里各項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績。
“四議兩公開”解難題
“好不容易要修公路,我們希望這條路能夠直通我們村里。”“應從老路修,還應該從我們村里走。”
2018年6月,在村干部的多方爭取下,村里準備修建一條新路,一時間成了村民們茶余飯后熱議的話題。
村兩委把修路這件事,放到村里的黨員、群眾代表會上討論,召開村黨員及村民代表會議,讓大家共同參與解決這一重大難題。
“修路,我們不能站在自己的角度去考慮,我們要為全村人著想,考慮這條路如何修,才能讓全村人受益。”該村黨支部書記李勇在會上首先作了發言。經過大家的一致商議,扶貧路的走向終于以大家舉手表決的方式通過。
開始修路了,因為走向問題需要拆除老房子,部分房子的主人開始打起了小算盤,以為這次肯定會有一筆補償款,就提出無理要求,修路工作被擱置。
“不能因為幾戶村民胡亂要價,好不容易爭取來的項目就不動工了吧。”村民開始不停地抱怨。
“要想富,先修路。這次修路,一定要修,必須修。”村兩委班子下定了修路的決心。
“我們分組去這幾戶村民家里做工作,一次、兩次,不厭其煩。”李勇說。在大家的努力下,所有需要拆房戶都得到合理賠償,使修路工作順利完成。
為讓村民有一個安靜舒適的生活環境,村里的人居環境整治也進展順利。村兩委通過多方協調,運用“四議兩公開”工作法,首先對桑樹橋自然村的16座破舊房進行拆除;對荒廢的老宅基砍伐樹木200余棵,粉刷墻壁200余平方米,墻體標語46條,墻體漫畫170平方米;在村道路兩側種植月季樹、常青樹,還安裝了太陽能路燈。
元胡種植促增收
近日,記者一行沿著新修的通村公路,來到高集鎮任崗村,村會計杜小雄正帶著村民,在元胡地里澆水施肥,一派熱火朝天的勞動景象。
“由于元胡的經濟效益遠遠高于其他農作物,今年我們村元胡種植面積已達500余畝。”杜小雄說。
元胡又名延胡索、玄胡,與白術、芍藥等并稱“浙八味”,為常用中藥。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歸納元胡有活血,理氣,止痛,通小便四大功效,并推崇元胡“能行血中氣滯,氣中血滯,故專治一身上下諸痛”。
2016年,杜小雄從外地引入元胡進行試種20多畝,當年元胡每畝地凈收益1800余元。村民們看到元胡的收益不錯,都有了通過種元胡致富的想法。
既然有這么多村民想種元胡,杜小雄決定在村里組織一個培訓班,開展種植技術培訓,為發展元胡產業的村民提供技術保障。
為讓大家能更好掌握元胡的種植技術,杜小雄不斷總結自己種植時遇到的問題,并在網上尋找種植元胡技術,整理成教案,講給種植的村民聽。沒有培訓基地,村兩委班子就把村部騰出來,讓大家聽課學技術。
“普通農作物一畝地的收益也就幾百元,我今年種了20多畝元胡,收益4萬多元。”村民任常有說。
為讓大家更好交流種植元胡的經驗,解決村民們在種植時遇到的問題,該村建立了元胡種植微信群。微信群里不時有種植者提出問題,大家互相交流解答。同時,村干部還把在網上找到的收購商的電話發到微信群里,使大家不用擔心銷路。
行走在任崗村這片生機勃勃的土地上,整潔的馬路兩側,白楊樹的葉子泛著銀光,潔白的墻壁上粉刷著彩色的噴繪;整齊的民居,一望無際的田野,一幅美麗的鄉村畫卷正在慢慢鋪開。
任崗村民察看元胡長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