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州網訊 初夏時節,走進高集鎮任崗村,一幅生態宜居的田園美景在眼前漸次鋪開:田野上,金黃色的麥田與瓦藍的天空交相輝映;游園內,婉轉悠揚的二胡獨奏曲吸引了許多村民側耳傾聽;小花園里,一朵朵月季花、太陽花恣意綻放,給小村莊帶來了無限生機與活力……
如今,行走在高集大地,處處都可以感受到人居環境整治帶來的巨大變化。近年來,該鎮以“五星”支部創建為抓手,堅持以人居環境改善作為突破口,以示范先行、逐村推進、全面鋪開的工作思路,聚焦治理“六亂”、開展“六清”的工作任務,通過實施“三步走”、踐行“一改一拆”、堅持“三結合”,為創建“生態宜居星”打下基礎。
實施“三步走”凝聚干群合力
“我們通過實施轉觀念、增投入、建機制‘三步走’工作法,為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扎實開展提供保障。”該鎮黨委書記陳峰告訴今日鄧州。
陳峰介紹,高集鎮通過“學、議、干”,在全鎮營造了“黨旗樹起來,黨員動起來,群眾跟上來”的人居環境整治新氛圍;組織各村干部、村民代表到兄弟鄉鎮學習經驗,比工作、比差距、比效果;專班人員到村組召開群眾會,動員廣大群眾積極參與人居環境集中整治;號召黨員帶頭保護村莊環境,不斷鞏固人居環境整治成效。
同時,該鎮著力打造任崗村、黃龍村、明池村、呂堂村4個人居環境示范點。通過“上級獎一點、鎮里出一點、村里拿一點、鄉賢捐一點、群眾籌一點”,建立多元化的資金籌措渠道,累計投入85萬元,制作文化墻20余面、提升村莊綠化30余處。
該鎮把長效機制的建立作為工作重心,建立村組干部劃片包干、黨員分戶包保的監督體系,對村民房前屋后環境衛生進行分片監督,完善“美麗庭院”評比制度,對評選出的衛生示范戶發放小燈籠、洗衣粉等獎品,調動群眾參與人居環境整治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踐行“一改一拆”提升村容村貌
針對老舊房屋、殘垣斷壁影響村莊形象的問題,該鎮堅持“發動群眾、尊重意愿、組織拆除、土地整理”的“四步走”工作理念,深入各村各戶,集中整治村莊公共空間,清理亂堆亂放,拆除無保護價值的殘垣斷壁、無人居住即將倒塌的老舊房屋,進行復墾復綠,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消除安全隱患,使村容村貌更加整潔美觀。
針對與群眾生活息息相關的戶廁改革工作,該鎮采取村干部、黨員、村民代表帶頭改的“三帶頭”模式,堅持先點后面、示范先行、打造標桿、引領示范,消除了群眾顧慮;按照“定改造標準,不定改造模式”的原則,由群眾當家做主,盡量滿足群眾改造需求;堅持過程監督,保障施工質量,強化過程監督,組織工作組成立質量監督小組,全程參與、監督施工,保證了建設質量,增進了群眾認同感。
“截至目前,高集鎮完成衛生戶廁改造976戶,拆除占地面積2000余平方米的房屋40余間,建成小游園、小果園、小花園、小菜園100余處。”該鎮鎮長呂興讓說。
堅持“三結合” 打造宜居鄉村
今日鄧州了解到,該鎮將人居環境整治與“五星”支部創建工作相結合,緊扣“生態宜居星”創建目標,堅持黨建引領,突出一個支部就是一個堡壘,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充分發揮黨員示范帶頭作用。黨員干部帶頭轉變觀念,深入田間地頭、房前屋后,帶著村民干,干給村民看,自覺帶頭保護村莊環境,并對村莊衛生進行監督,形成了“支部引領,黨員帶頭,大家來干”的良好氛圍。
此外,該鎮堅持人居環境整治與鞏固脫貧成效相結合。利用鞏固脫貧成果工作幫扶干部進村入戶走訪的時機,幫助脫貧戶開展房前屋后庭院整治、室內衛生清潔工作,提升戶容戶貌,以生活環境的改變提升群眾追求美好生活的精氣神和幸福指數,激發脫貧戶內生動力,讓脫貧戶以飽滿的熱情參與工作。
在此基礎上,該鎮堅持人居環境整治與生態文明建設相結合。牢固樹立綠色發展理念,注重標本兼治,組織干部職工、村組干部清除亂扯亂掛、亂堆亂放、亂貼亂畫等問題140余起,清理河道、坑塘、邊溝淤泥垃圾32車530余噸;開展集鎮集中整治行動,對占道經營行為進行清理整頓,規范經營、停車秩序,拆除集鎮亂搭亂建40余處,實現了道路清暢、秩序井然,集鎮形象得到明顯改善。
“下一步,高集鎮將運用好長效工作機制,持續推進各村人居環境‘大清理、大整治、大提升’,鞏固人居環境整治成果,助力鄉村振興。”陳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