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構林鎮集貿中心的郭莊社區,轄2個自然村,10個村民組954戶4069人,黨員112名,農業種植和勞務輸出是社區發展經濟的主導產業。
近年來,該社區黨支部嚴格按照以黨建促發展的理念,加強社區黨支部和黨員隊伍建設,促進了社區經濟發展和穩定,先后被南陽市和市委組織部授予“五好”黨支部、“先進基層黨組織”和“紅旗支部”等榮譽稱號。
強堡壘 抓隊伍
“村里的事情要管好,村干部首先要做出表率。”這是該社區黨支部書記周正新經常掛在嘴邊的話。多年來,郭莊社區黨支部始終以建設“紅旗支部”為目標,從加強班子自身建設入手,內強素質,外樹形象,著力提高班子成員的素質,加強黨性修養,按照黨章要求在全社區開展爭創優秀共產黨員活動。
“我們經常組織黨員干部學習,讓黨員交流學習體會,工作能力自然就提升了,處理親戚、朋友與鄰里的關系,能夠做到廉潔自律,公平公正。”周正新告訴記者,通過培訓黨員干部,把黨員逐步培養成帶領群眾致富的領頭人,有效地提高了班子成員的政策理論水平和干事創業能力。
同時,對黨員干部的思想、工作和作風等方面提出了明確要求,接受群眾監督,充分有效地利用“四議兩公開”工作法,實行“八公開”,提高政務、財務透明度,強化民主管理,對每位黨員干部實行目標管理,調動了干部黨員干事創業的積極性。
傳幫帶 助發展
在郭莊社區鼎鑫現代農業公司的蔬菜基地里,記者看到成片的應季蔬菜已經成熟,工人們正在忙著采摘、裝車。“我在這里采摘、打包成熟的菜心,工作不累,離家不遠,能照顧家庭。”“多勞多得,干得多工資就多,比起外出務工好多了。”正在地里務工的村民們都很開心。
鼎鑫現代農業公司是該社區在外成功人士楊文返鄉創業成立的,自2012年回到家鄉注冊成立專業合作社以來,公司主要以種植廣東菜心、奶白菜、上海青等時令蔬菜為主,銷往廣東、深圳、香港等地。
在此基礎上,楊文的蔬菜種植基地作為“百企幫百村”的扶貧基地,充分發揮合作社的優勢,與當地農戶采取“租地—種地—回收”的合作模式,增加農民收入,周邊不少群困戶個群眾在此就業。
在發展建設中,郭莊社區發揮黨員干部和致富能手的傳幫帶作用,培養黨員掌握2-3門實用技術,95%的黨員在集鎮從事二、三產業,村干部既是社區的“領路人”,也是發展產業“帶頭人”。
周正新告訴記者:“傳幫帶作用發揮好了,支部的堡壘作用就會更好,影響并帶動群眾發展經濟。”周正新說,“截至目前,全社區黨員干部先后為貧困戶提供致富項目120個,扶持資金達30萬元,幫助30戶群眾走上了脫貧致富路。”
抓黨建 促脫貧
張清科是該社區的貧困戶,自幼殘疾的他,矢志學醫,通過艱苦努力,2018年考取了醫師資格證,社區黨員干部多次上門和他談心交流,制定脫貧計劃,為他辦理了衛生室的營業執照,今年3月份,張清科的診所掛牌開業。“感謝社區為我提供的幫助,我要通過自己努力,讓家人過上幸福生活。”張清科說。
在采訪中,記者了解到,像張清科這樣的貧困戶,只是社區在實施因戶施策脫貧工作中的一個代表。據社區干部劉文平介紹,在脫貧攻堅工作中,社區堅持因戶施策、一戶多策,堅持保障與增收、短期和長期相結合的方式,科學制定幫扶計劃和幫扶措施,注重脫貧質量的提高和貧困群眾內生動力的激發。
“我們每個月都要組織黨員,對25戶貧困戶進行入戶走訪,了解他們的家庭生活情況,對存在的困難及時幫助解決。”周正新說,“下一步,社區將繼續以黨建引領扶貧,采取更加有效的具體措施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促提升,鞏固建立長效脫貧機制,讓貧困群眾早日脫貧,讓社區群眾更加富裕。”
郭莊社區群眾正在咨詢辦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