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農互融,鎮企民共興,鎮域經濟實現持續發展,歡欣的笑容在村民臉上綻放,幸福的花兒在汲灘的每個地方鮮艷盛開?;▋簽楹芜@樣紅?這緣于汲灘鎮黨委充分發揮基層黨建引領,助推鄉村振興的結果。
與新野縣接壤的汲灘鎮,轄區32個行政村,332個村民小組,厚重的人文歷史與轉型中的探索創新在這里交織,一面面鮮紅的黨旗,輝映著汲灘鎮以高質量黨建促發展的一個個生動故事。
筑牢基層黨建堡壘
“一個支部一個堡壘,一名黨員一面旗幟。在汲灘鎮,每一位黨員都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讓群眾體會到民生事業不能沒有堡壘,更離不開黨員的示范引領。”在汲灘鎮村支部書記崗位堅守45年的后寨村原黨支部書記王際銀說。
近年來,汲灘鎮不斷鞏固完善黨組織戰斗堡壘和黨員的先鋒示范作用。先后對張井村、孫莊村、魏莊村、王營村、后寨村村部進行改建擴建,村容村貌煥然一新,黨建陣地作用明顯。
加強理論學習,夯實為民服務信念。“兩學一做”、十九大會議精神學習常態化、“三會一課”與各村支部書記上黨課相結合,簽訂黨風廉政建設責任書,將黨風廉政建設納入鎮直各部門的整體工作和各村支兩委的績效考核;進行黨建工作考評,注重平時學習,月考季評,年終總結,支部和黨員的引領作用得到充分發揮。
在2018年的市“七一”表彰大會上,該鎮有8個村支部被評為三星級和四星級村支部,孫莊村支部書記孫德利榮獲“南陽市標兵村支部書記”,后寨村前任支部書記王際銀的先進事跡,被河南日報頭版頭條報道,引起社會各界的強烈反響。
鎮容村貌換新顏
金杯銀杯,不如百姓口碑。“道路通了,活水來了,教育、醫療、衛生都有了可靠的保障,有事找政府,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實!”這是汲灘鎮群眾的心聲。
“兩橫一縱,內聯外暢”的交通一體化格局逐步成型。在鎮區投資1300萬元,對新民街、春秋路等7條街道進行硬化、綠化、亮化、美化。其中對三河街、擺布街、民族街進行仿古改造,青石板鋪設路面,打造出體現明清時代風貌的步行街;安裝路燈130盞,鋪設生態磚15000平方米,栽植風景樹1200棵,基礎設施不斷完善。
“為民服務是我們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近年來,我們從群眾最期盼的事抓起,積極改善群眾生產生活條件,鎮村環境得到持續提升,一大批民生事項實施落地,使群眾幸福指數穩步提高。”該鎮黨委副書記孫君雄說。
聚黨心暖民心
近年來,汲灘鎮黨委踐行“以發展產業促就業”的思路,扎實推進“兩業攻堅”,支部創辦村企業,組織群眾搞副業,服務市場興產業,帶領農戶就新業,吹響了全鎮脫貧攻堅“沖鋒號”,讓黨建成為推進全鎮脫貧攻堅的“源動力”。
“過去苦于沒地方打工,全家也沒有什么經濟來源,現在在門口就能夠打工,工資也有保障。”在該鎮賽揚電器廠打工的建檔立卡貧困戶趙建強說。
走訪中,記者了解到該鎮以黨建促發展,促脫貧,通過車間務工和在家加工半成品的方式,安排農村閑散勞動力尤其是貧困戶靈活就業,把脫貧攻堅落到實處。
黨建工作的常抓不懈,聚集了黨心暖了民心。特色種養殖、合作社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為貧困戶帶來增收紅利,受益貧困戶達304戶,戶均年增收2000元左右,拉動了經濟的發展,彌補了外出務工和產業安排就業的不足,實現了有勞動能力或半勞動能力貧困人口的就業全覆蓋。
“通過兩業攻堅,全鎮已形成電扇制造、輕紡織加工、特色種養殖三大支柱產業,下一步,我們將以黨建統領全局,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不斷提高貧困人口參與兩業的收益率。”該鎮副鎮長劉海兵說。
“汲灘鎮是一個文化古鎮,更是一個生態大鎮、農業大鎮、扶貧大鎮,作為基層黨建工作的第一責任人,既要保生態,又要帶領群眾盡快脫貧致富奔小康。”汲灘鎮黨委書記魏新果說。
如今,在鎮黨委、政府的不懈努力下,一場場凝聚著發展、惠民的生動大戲正在上演,一幅政通人和、百姓幸福的汲灘鎮新藍圖正在繪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