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州網訊 孟夏時節,行走在林扒鎮的田間地頭,目之所及,金黃色的麥浪前撲后擁、層層疊疊,一個個沉甸甸的麥穗,在陽光的照耀下,正在進行收獲前的沖刺發力。
“今年收成不錯,再有幾天就能收割了。”閆東村的劉天寶看著手中籽粒飽滿的麥穗,心里樂開了花。
前幾天,20余畝豐收在望的小麥,讓劉天寶愁容滿面。為啥?往年都是兒子回來幫忙收割,今年由于疫情原因,回不來,自己歲數大了,收割都成難題。
“周書記,今年疫情原因,我就不回去收麥了,麻煩你們幫忙收一下。”該村黨支部書記周成斌接到了劉天寶兒子的電話。
“好的,村里成立了黨員干部先鋒隊,幫助麥收困難戶開展‘三夏’生產,放心吧,不要操心家里。”周成斌痛快地答應下來。
上面這一幕是林扒鎮在“三夏”生產到來之際,組織各村(社區)成立黨員干部先鋒隊,深入田間地頭,持續開展送政策、送技術、送幫扶等貼心服務的真實寫照。
在該鎮南許村,20余臺大型收割機、打捆機、播種機整齊地停放在路邊,蓄勢待發,成為該村一道亮麗風景。
“有這些農機作保障,我的2000余畝小麥3天就能收割完畢。”種植大戶李剛向今日鄧州算了一筆賬,一畝地收割費33元,秸稈回收賺12元,實際一畝地的收割費用只有21元,真是省時、省力又省錢。
據該村黨支部書記聶天磊介紹,黨員李帥成立了農機專業合作社,每到麥收時節,積極聯系本地及外地的收割機服務“三夏”生產,預計兩天之內40余臺收割機將集結到位。
“從發放跨區作業證,到麥田收割、車輛維修,黨員干部跟蹤服務,為了我們解決了后顧之憂,讓我們專心收小麥,一臺收割機一天大概收400余畝地沒問題。”馮紅光是來自汝州一名收割機手,黨員干部提供的貼心服務,為機收工作的順利進行打下堅實基礎。
面對當前疫情防控的嚴峻形勢,該鎮為外地農機手發放了防疫大禮包,里面有溫度計、口罩等防疫物資,可滿足農機手日常防疫需要。嚴格落實“三天兩檢”、三天居家隔離防疫政策,組織村醫上門為農機手進行核酸檢測。
同時,村里為農機手安排居住地方、專人負責購買蔬菜等生活必需品,解決了農機手的吃住難題。
5月初,該鎮農業農村服務中心根據小麥聯合收割機經常出現和容易出現的技術故障,制定出檢修技術方案,發放到農機專業合作社和農機戶手中。還為農機統一安排??繄鏊?,就近聯系取水用電地點,提供村(社區)收割供求信息。
為了給農機手提供便捷服務,該鎮黨委在各村(社區)設立農機志愿服務站,提供作業信息、油料供應、機械維修等服務,為外來跨區作業農機手保駕護航。
據了解,根據當前小麥成熟情況,預計6月1日前后,該鎮78000余畝小麥適時開鐮收割,500余名在家黨員組成的“黨員干部先鋒隊”活躍在熱浪滾滾的麥田里,為麥收大會戰提供有力可靠保障。